肠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碳交易是什么为什么要有碳交易怎么做 [复制链接]

1#

碳交易

什么叫碳交易?

它是指碳排放配额,或者说碳排放权的交易,是人类实现气候治理的一种经济手段。具体说,就是先由公共权力的代表者政府,根据国家减排的总目标制定一个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的方法,把总量分配给各个排放主体,同时允许排放主体自由交易各自的配额。

这里的排放主体,一般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产生高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企业和机构,比如火电厂、化工厂、建材厂等等。排放主体同时也是交易主体,在配额总量限制下,如果你用不完自己的配额,那就可以把它拿到市场上来卖;如果你的配额不够用,就要在市场上从别的交易主体那里买;配额的价格,由买卖双方自由协商。这就是碳交易。

中国碳交易市场

中国自年开始探索碳交易市场,先后启动八地碳交易试点。年7月-12月,首个履约周期完美收官,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共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为99.5%。

图片来源:

《罗戈研究-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告》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两种交易类型,总量控制配额交易和项目减排量交易,分别对应两种交易品种,碳排放权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图片来源:

《罗戈研究-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告》

国内八大试点省(市)中,除了重庆包含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之外,其余试点仅纳入二氧化碳气体。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各大环境交易所

国内碳交易类型

图片来源:方正证券研究所

1)碳排放权配额

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后,企业通过实施投资交易、节能改造、或开发碳减排项目,不仅能获得成本收益,还将获得碳资产收益。

图片来源:瑞咨咨询

2)CCER项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图片来源:瑞咨咨询

3)CCER项目可抵比例

年10月26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明确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控排企业可使用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碳排放配额清缴。

根据规定,用于配额清缴抵消的CCER,应同时满足两个要求:一是抵消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二是不得来自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的减排项目。

为什么要交易碳排放权

经济学家认为,气候问题源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指的是行为者不用完全承担自己行为的成本,或者不能完全获得自己行为收益的情况。

火电厂烧煤发电,煤的成本它承担了,但是排出二氧化碳造成了温室效应,它就不管了。治理这个温室效应一定会产生成本。谁承担了呢?整个人类社会。这就是典型的“行为者不用完全承担自己行为的成本”,也就是“外部性”问题,而且是“负外部性”问题。

经济学家提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把外部成本内部化。比如征税,这就可以看成一种“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方法。企业交税,就等于承担了它本该承担的成本。我们把它,还有补贴等方法,都叫做“经济手段”。而除了经济手段,更普遍的是政府主导的“命令控制型手段”,例如,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政策或者技术标准,要求企业遵守法律、政策或者技术标准里规定的排放限制条件。上个世纪末,这种手段被广泛应用在欧洲和美国国内的产业、能源、贸易政策当中。

但是命令控制型治理手段从执行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为什么?最大的问题是社会总成本过高。首先每家企业都需要改良生产技术,降低排放量,这就是一大笔成本;政府需要监管这些企业有没有按照政府要求改良了技术、降低了排放量,这又是一大笔监管的成本。

除此以外,命令控制型手段还有一个天然的弱点,它是“一刀切”的,所有企业都按照一个标准来执行。问题是,不同企业的技术改良难度是不一样的。现在你用同样的标准对两家企业进行监管,改良难度大的企业肯定觉得不公平。既然不公平,就会有抵制,这也增加了总成本。

图片来源:瑞咨咨询

企业可以选择通过技术改进等手段来减少排放,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排放配额来履行减排义务。这两种方式对不同企业来说,成本肯定不一样。比如,炼钢厂和造纸厂两个企业每年都排放50吨二氧化碳,而我们给它们的配额都是40吨。也就是说,它们俩今年都要减排10吨,总共减排20吨。

现在造纸厂减排的成本是一吨块钱,减排10吨,要花0块钱。而炼钢厂减排的成本是一吨块钱,减排10吨,就要花0块钱。两家企业总共减排20吨,总成本就是块钱。

现在我们看,如果允许两家企业互相交易排放权,炼钢厂会找到造纸厂说“你看,你减排的成本是每吨块钱,比我低,这样吧,你把你40吨的配额卖给我10吨,我给你每吨块钱,行不行?”造纸厂一听,觉得可以接受,所以就成交了。

好,我们再算一下总成本。造纸厂要减排20吨,一共花0块钱,但是它向炼钢厂卖了10吨配额,又赚了0块钱,所以一共花了块钱。而炼钢厂没有减排,还买了10吨配额,一共花了0块钱。两个企业的成本加起来,是0块钱,总成本被降低了。

我们还可以继续想象,造纸厂发现自己有减排的成本优势,就会倾向于在市场上卖出自己的配额,并且不断降低自己的减排成本。它也许会去开发绿色技术,转用清洁能源,总之它会一直被激励;同时炼钢厂因为有了选择权,减排成本相对降低了,它也更有意愿去履行减排义务。以此类推,如果我们把所有企业都放到一起,大家自由交易各自的碳排放权,交易的成本还非常低,那社会治理气候问题的总成本就降低了。

中国碳市场未来

可能发生9个转向

1、严格立法,建立政策体系

碳减排从软约束转向硬约束,即碳配额发放从松转向紧,转向绝对总量减排;

2、严谨量化,建立技术体系

碳核算核查方法从排放因子法、碳平衡法转向直接测量法,以达到可比性强、准确性高、实用度高的目的。未来将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

3、严肃定价,建立经济体系

市场参与主体由控排企业为主转向控排企业、非控排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并重;

4、交易品种从现货为主转向现货、期货和生品并存;

5、配额分配方式从免费发放转向有偿分配;

6、重点控排行业从发电等八大行业转向排放量达到一定标准的排放设施(如火电厂、炼油厂和航线等);

7、金融机构从代理开户、结算等中间服务转向交易、做市等主动行为;

8、中介服务机构从提供咨询、监测等服务转向挖掘、分享和套利等主动行为;

9、市场格局从不同区域市场转向统一全国市场,从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际市场对接。

《碳交易是什么?为什么要有碳交易?怎么做?》

大连瑞咨产融平台科技有限公司整理编写

部分摘抄《得到前沿课碳交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