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北京中科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
(文章来源《院士讲科学》,该书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总策划,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专家:沈国舫,林学及生态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曾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
我们国家有很多院士,他们用贡献和成就为自己赢得了国家级荣誉。
他们是全社会应该敬重的科学家,更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的榜样。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位林学及生态学领域的院士——沈国舫,从他身上学习坚持真理的重要性。
一张海报决定人生道路
年春天,临近高中毕业的沈国舫,偶然从课外书上看到了一张来自苏联的宣传海报。当时,苏联正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伤痛中恢复,开始进行著名的生态工程“斯大林再造大自然计划”,通过建立8条国家级森林防护带,以弥补战争时期对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并防止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沈国舫在少年时代就已经立下了从事农业研究的志向,只是还没有决定具体的领域。苏联人“再造大自然”的宏大气魄深深地打动了他,于是,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他选择了刚刚成立的北京农业大学,学习林业。年,他走进北京林学院大门,着手开始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研究。
深耕林学,积淀丰厚
沈国舫迫切希望尽快熟悉中国自己的林地和林业状况。回国当年秋天,他就利用协助苏联专家指导研究生的机会,到全国各地林区转了一圈。随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沈国舫因为过于关心学术而受到冲击,但他仍然设法读遍了当时国内能找到的所有林业书刊。
年,沈国舫刚担任北京林学院院长不久,就遇到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森林火灾,给东北地区的林业资源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并导致了深远的生态后果。森林大火被扑灭之后,国家当年就启动了森林资源恢复工程,而且规模举世罕见。
当时年龄和资历还不深的沈国舫,参与了对火灾现场的考察,并且提出了处理过火林木和恢复森林资源的灾后重建思路和意见。此后,大兴安岭灾区林业的修复,一直按照他的思路进行。
坚持真理,无私为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工程院成立的时候,沈国舫是首批院士之一。尽管身为业界知名专家,但他严谨谦逊、仗义执言的作风没有变。作为院士,他运用自己丰厚的学识积累,为涉及林业的大型工程出谋划策,而且始终保持着以真理为准绳的作风。
年,一位外籍华人提出了“森林引水论”,认为森林能增加降雨量。一位新华社记者据此写了一篇内参,这一理论也引起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注意,并要求林业、水利和环保部门对此拿出意见。沈国舫发现“森林引水论”缺乏科学依据,于是写了一份言辞犀利的意见书,由钱正英直接递呈给朱镕基。
有些同行对他的行为不太理解,他说:“我本来是搞森林培育出身的,对于在中国人工造林(当然是)情有独钟……但(中国)是不是到处都要人工造林?造什么林才有效?(目前)已经出现了不少反面案例,确实需要进行一下反思了。”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已经跳出了林学或者林业这个“利益相关”的领域,站在国家生态大局的高度上,否决了一项看起来对林业有利,却可能引发生态隐患的错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