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项目建设规模
本次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项目利用公司现有场地经营,预计所需经营场地面积为.00平方米,现有场地不需要装修改造,项目建成后主要从事林业产权交易服务。
1.6项目3-5年发展规划
第一年经营方案落地,人员招聘并培训完成,软件/网站搭建并调试完成,展业所需的合同文本企宣等完成;第二年试营业;第三年稳定方向并开始盈利。
1.7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3.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4.《“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
5.《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6.《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促进首都林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8.《现代财务会计》;
9.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及政策;
10.项目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1.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8项目提出的理由与思路
一、林权交易中心将推动林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自身谋求转型升级的需要,产权市场早已不再简单服务于国资国企改革,而是扩展到了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权益交易、林权交易、农村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等12大类主要业务,服务于各类要素资源的自由流转和市场化配置。
林权交易中心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为提高森林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集体林权的有序流转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林业服务机构,是伴随着新一轮林改的深化而产生的,明晰产权之后的山林资源,面临着如何进一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获得规模效益问题,而建立健全类似于林权交易中心的交易平台或机构,并力求通过其引导山林资源产权的流动重组,从而达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是新一轮林改配套改革阶段应采取的主要配套改革措施之一。随着林业的发展,林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林地会向高效率、规模化经营的方向转变,林权交易中心将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促进、推动和保障的作用。
二、发挥首都特有的地缘政策优势,促进国内林业的健康发展
在资源、环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经济活动的原则,又是经济发展的目标。通过发展要素市场,规范林权流转,理顺林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充分发挥林业生态功能,最终实现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北京林业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公益林业则以兴林富民为目的高效林业。《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促进首都林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林地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农户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鼓励通过专业产权交易平台规范流转。
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旨在建立全国性林业产权市场交易平台,激活和规范林业产权和林业资源交易。本项目将充分发挥首都特有的地缘政策优势、发挥全国林权交易市场的资源信息优势、发挥公司化运作的体制优势,从而实现林业产业由商品经营向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的跨越,并充分集聚创新与人才资源,发挥自身平台与定价优势,服务全国林改战略,繁荣我国林业市场,促进国内林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为深度融入国家及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发展产业布局,深入贯彻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政策,配合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劳动就业岗位,突出培育发展公司主业,项目公司拟在北京市投资组建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项目将实施规模化、规范化经营,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林业企业和基层林农等提供服务,有利于整个北京市乃至全国林权交易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该项目的建成,将成为当地一个行业风向标。
部分节选内容,了解更多内容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