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当妈妈的朋友若妍,哭着给我打电话,说自己的2个月宝宝因为肺炎住了院。若妍自从当妈妈后,在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非常注意,生怕宝宝有什么闪失,孩子也能吃能睡非常争气。但只有一点——吐奶,让若妍伤透了脑筋。而家里的老人却说,孩子吐奶不是什么大事儿,可能只是吃猛了。
这天若妍喂完宝宝,看着臂弯里可爱的娃,正准备把孩子放回小床上。可是没想到,一股白色的奶汁却像喷泉一样,从宝宝嘴里喷出来。一时间床上,身上都是奶汁,宝宝大哭,却被呛得咳嗽起来。
闻声赶来的的婆婆,看到大孙子呛了奶,赶紧抱起来拍,过了一会儿终于止住了哭,咳嗽了几声也停止了,还连连摆手说没事,可能是吃猛了。但到了晚上,若妍给宝宝喂奶时,却发现他的呼吸特别急。若妍赶紧喊来老公,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奶汁回流误入气道,导致了肺部感染。幸亏发现及时,医生治疗之后,孩子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吐奶和溢奶(漾奶)傻傻分不清楚
新生儿吐奶、溢奶几乎是每个宝妈都遇到过的问题,所以有的宝妈会觉得,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每个孩子都这样,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但其实,新生儿吐奶背后可能隐藏着肠胃问题,而护理不当则会引起呛奶导致肺炎。
那宝宝吐奶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做才能避免宝宝吐奶?
关于溢奶:故名思议,如果宝宝吐奶是从嘴边一口一口地慢慢溢出来的,无论溢出来的奶或多或少,都叫做溢奶或漾奶,一般都为生理性的,一般属正常情况。
关于吐奶:吐奶,则是说宝宝吃奶后,奶水从宝宝的口中涌出来,像是喷泉一样,有压力。吐奶和溢奶是两种不同的说法,更需要注意的是吐奶的方式是喷射性还是非喷射性。
新生宝宝为什么会吐奶
溢奶或者吐奶,是几乎每一个新生宝宝都会面临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宝宝吐奶是由于婴儿特定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因为新生宝宝的胃部发育不完全,就像是一个平底的水壶,所以当婴儿在吃奶时吸进了少量空气后,因气体会比液体轻,容易冲开贲门而出,同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造成溢奶。又因为宝宝的胃,进口松,出口紧,如果吃奶后哭闹,过于剧烈的被翻动,都会造成宝宝吐奶。
此外,如果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呕吐的量非常大并且呈喷射状,甚至呕吐物中还有结块的奶。就可能会有胃肠炎、溃疡病或先天性幽门狭窄等问题,需尽快医院检查。
如何预防宝宝吐奶?
宝宝吐奶,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胃部有空气进入,所以所以在喂养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注意方式,避免空气进入宝宝的胃部,造成宝宝吐奶。
采用正确的喂养方法一方面,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RT的方式或者含奶嘴的方式不正确,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在喂养时宝妈要注意下方式。
另一方面,建议妈妈们选择用坐姿来喂宝宝,让孩子的身体稍微向上倾斜,而不是仰卧喂奶(我生大宝的时候,月嫂也让我坐起来喂奶,但有时会觉得太辛苦,也会侧卧喂奶,让宝宝的身体有一定倾斜度,大约30度左右,剖宫产妈妈可以效仿)。
此外,应避免在宝宝大哭和过于饥饿时喂奶,在吃奶过程中哭闹,或因为饿大口吞咽,都会让空气进入胃部,导致宝宝吐奶。先安抚他的情绪,等平静下来再喂奶更好一些。
及时拍嗝宝宝一点空气都不吃进去几乎不可能,所以需要在宝宝吃奶后用空掌,在宝宝背部轻拍,“拍嗝”能让空气从胃里出来,减轻宝宝吐奶症状。吃完奶马上拍嗝会加重吐奶症状,正确的时机是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各拍一次。我常常会让大宝趴在肩膀上,空手心轻拍后背,一秒钟一下,听到“嗝”的声音后,说明胃部多余的空气排出来了。
Tips:你如果怕弄脏了衣服,可以在肩膀上,放一块小毛巾。
喂完奶后抱一会儿大宝刚出生的时候吐奶也非常严重,虽然我们坚持给他拍嗝,但是每次效果都不太好,如果宝妈们掌握不了拍嗝的手法,也可以在宝宝吃完奶以后把他抱在怀里,45度斜躺一会儿,等胃里的奶消化得差不多,再让他躺下休息,也能有效地缓解吐奶现象。
枕边育儿寄语:
其实,宝宝吐奶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像文章开头若妍的宝宝一样,因为奶汁流入肺部造成感染。当宝宝吐奶时,竖抱更容易导致奶汁倒流。正确的方法是让宝宝迅速俯卧(30°),清理其口腔中的奶汁,防止呛咳。
新生儿喂养爱“吐奶”?原因诸多也很麻烦,牛奶过敏别略过了
宝医院?原来是喂奶姿势出了错,4大危害要知道
日本男星喂奶时,失手摔死3个月婴儿,正确喂养宝宝的知识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