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月季女神的30年花缘法人杂志 [复制链接]

1#

文法治日报《法人》全媒体记者姚瑶

漫步在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月季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北京的月季花娇艳独特,三季盛放,花香四溢,是北京市的“市花”之一。如今的月季花在全国80多个城市的街道、公园绽放,受到群众喜爱。但谁能想到,当初推广起来,并不是件容易事。中国月季协会副会长、北京纳波湾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波,就在月季推广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前不久,王波接受《法人》记者采访,讲述了她的月季“缘”。

在种花、卖花中成长

王波在修剪月季花枝

在王波看来,女人爱花是天性。3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波与月季结缘。年,19岁的王波经同学介绍进入河南南阳潦河月季园(南阳月季基地前身)工作,扎在月季花园里,一干就是18年。在月季园里,她当过工人,寒冬腊月蹲在田里扦插;她当过销售,单人独骑几乎跑遍大半个中国;她还当过领导,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带领企业发展。在长期实践中,王波积累了丰富的月季生产销售和管理经验,在北京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月季出口基地。目前,其产品已销往德国、日本、荷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初到月季园,她从工人做起,很快成长为技术员;当公司需要销售员时,她自告奋勇,当了一名销售员。“当时,公司产品宣传方式十分有限,只能凭借报纸、信件、传呼机、电话等传统方式推销。信息传递渠道也很少,一般都靠信件沟通。每天收到很多客户来信,咨询品种、苗木。回信全靠手写。有时一天要回几十封信,白天没时间就晚上写,常常写得手指发麻。”王波说。

除了宣传推销月季花,王波还要跟车送货。在那个物流和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运输工具只有卡车。她经常跟着运花的卡车,一路颠簸,风餐露宿。没有导航,她随身带着一本《中国地图》,经常半夜下车问路。到了目的地,她亲自清点货物、卸车。虽然每捆花苗都是用塑料布包起来的,但卸完一车货,还是弄得一身泥。衣服经常被月季刺得满是窟窿,就连鞋底、鞋面都有刺扎的痕迹。

回忆起当初推销月季花,虽有艰难,但她乐在其中。说着,王波伸出双手,“你看看我的手”,记者看到,她的左右手掌明显不一样,左手较窄,右手宽厚。“这都是常年劳作,日积月累形成的。右手经常使用剪刀,所以手掌更宽厚有力。”

创立纳波湾设计独特园区

为了把中国月季推向世界,年,王波只身来到北京,创办了北京纳波湾园艺有限公司。

北京纳波湾园艺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大兴区有两个生产基地,一期园区占地面积亩,二期园区占地面积亩;在延庆区世博园内有一个20余亩的展示基地。记者随王波来到位于大兴区的二期园区,碧绿的树木,柔软的草地,布满整个园区,蜿蜒幽静的小路将游人引入花海深处。

王波介绍,在月季园区的建设中,为体现市花月季的优势,特意建设了33个不同风格、以月季为主、融合其他花卉植物的微型景观。“我希望这个园区不单是月季花园,还是集月季文化、科研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月季文化产业园。”

“现在看到的是月季迷宫,起到市花科普作用,很多来参观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这个项目。”站在园区中心的观景亭上,王波向记者介绍,整个迷宫占地15亩,一共种植了各系月季种。每个品种的月季花旁边都有一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