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猪病猪传染性胃肠炎你真的了解 [复制链接]

1#

在着多变的冬春之交,天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加上通风气流不通等原因造成猪只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引发各种猪的传染病,也使得冬春季节的疾病变得漫长和复杂化。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致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病*性传染病。

传染性胃肠炎病*属于冠状病*科、冠状病*属。各种年龄都可发病,感染率有时高达%,一般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特别是1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最高,可达%,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随着日龄增大,死亡率降低,8周龄内发病率50%~80%。新生仔猪在缺奶或母源抗体不足时容易感染发病,病猪剧烈腹泻,迅速脱水,食欲不振,喂食后出现呕吐常是腹泻的先兆症状,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病程3~7天,常因脱水而死亡,特别在寒冷时或与猪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时病程重剧,死亡率很高,10~21日龄仔猪多表现为类似白痢(乳痢),断奶后多为黑灰色水样,数日后可康复而产生抗体,但因其抗体持续时间较短,还会出现重复感染。综合防治措施由于猪的这几种病*性腹泻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仔猪感染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以散发或流行的形式出现,传播迅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秋末至春初寒冷季节,冬春换季,天气骤变时易发。传播迅速,新疫点多呈暴发性流行,老疫点常见地方性流行。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感染母猪可通过乳汁排*感染哺乳仔猪。传染源为发病猪、带*猪及其他带*动物。病*存在于病猪和带*猪的粪便、乳汁及鼻分泌物中,病猪康复后可长时间带*,有的带*期长达10周。本病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初春。多呈地方性流行,新发区可暴发性流行。本病常可与产*素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或轮状病*发生混合感染。

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仅引起猪发病,其他动物即使口服病*也不发病,但能从口服病*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到有繁殖力的病*,犬有自然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报道。其排泄物喂养健康乳猪可引起发病,耐过犬的血清中亦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中和抗体,所以犬可以参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传播。病猪和带*猪是本病传染原,通过粪便、呕吐物、乳汁、鼻分泌物以及呼出气体排出病*,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用具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给易感染猪。新疫区的发病多数是由于引进带*猪,或通过人及其他动物为媒介而传播的,初次发病时所有的猪呈爆发性,1~2周内乳猪死亡率很高,种猪和母猪呈良性经过并发生一定的免疫力,猪传染性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深秋、冬季和早春发病率较高,夏季少发。传播迅速,发病多见于尤其秋冬、冬春换季,天气骤变时易发。本病潜伏期短,18~72小时大部分猪感染发病,根据此特点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临床征状

本病潜伏期短,18~72小时大部分猪感染发病,根据此特点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哺乳仔猪,潜伏期短,特别是2周龄内的仔猪潜伏期一般为1~2天,半数左右有短暂的体温升高(40.2~40.6℃),呈急性水样腹泻(有的先呕吐),粪便呈淡*、*白色等,内含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泡沫,腥臭,但不见有血液,迅速出现脱水、消瘦等症状,有恶臭味,严重口渴常爬到母猪食槽内急切饮水,随着病情恶化,病猪极度衰弱,行走不稳,常被母猪压死,两周龄以下的仔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侥幸存活的猪生长发育会严重受阻,成为僵猪。

生长猪:表现为厌食,腹泻1~数天,伴有呕吐。不用药而耐过。

母猪:少量母猪体温升高,无乳,呕吐,厌食,腹泻。大部分母猪症

状轻微,无腹泻表现。后备公母猪与生长猪症状表现类似。

预防措施:

不引进带病种猪,做好消*工作,冬季做好保暖,换季和气候突变时要特别注意防贼风,做好保温工作。10~3月份做好疫苗注射工作。可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的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务必按照说明使用,最好从母猪预防本病发生。也就是不要对仔猪进行该病疫苗的免疫注射。饲料添加生命源,管理上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做好猪舍的消*和保温措施。

控制措施:

如果发生了传染性胃肠炎,首先要确认发病群。如果是生长猪群,要严格进行隔离管理,做好其他猪舍的消*和保温措施,尤其是产仔舍和母猪舍的管理一定要加强。如果是空怀和妊娠母猪群,采用投喂病料办法,使母猪尽快感染,并康复,母猪发病后对新生仔猪有保护作用,通过初乳可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哈兽研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弱*苗,对3日令仔猪主动免疫有较好效果,妊娠母猪后期接种该疫苗,对3日令哺乳仔猪的保护率达95%以上。

控制本病进入产房。由于本病多呈急性大面积发病,必须对全群猪进行预防。如果在产房发生,仔猪和母猪均有发生,此为最严重疫情。采取措施为:2周后产仔母猪接触病料(已感染猪的肠组织),以便于产生自然免疫;2周以内产仔母猪,要提供好的环境条件和设施,加强管理,做好保温,提供无贼风、干燥环境,提供充足饮水和营养液。生长猪、后备公母猪、种公母猪可提供充足饮水和营养液,控料2-3天。对仔猪治疗措施:减少饥饿,防止脱水,预防酸中*。倍力奇仔猪腹腔补液,核苷酸,免疫素注射治疗,清瘟败*散或*连解*散,链霉素治疗,有一定的效果。提供32℃的温暖环境,无贼风,干燥。提供干净饮水,提供电解质,如糖盐水等。

(1)整圈舍温度:哺乳期保持舍温恒定在32℃以上,仔猪转群舍温在26℃以上,保持恒定。

(2)接种疫苗:每年10月份开始,在母猪分娩前的30~40天,接种一次猪传染性胃肠炎弱*冻干苗,计量为2毫升;出生仔猪注射0.5毫升;10~15kg仔猪注射1毫升;50kg以上猪注射2毫升;免疫期均为6个月。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后海穴位(即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陷的小窝部位)注射。接种疫苗时,进针深度按猪龄大小为0.5~4.0cm,3日龄仔猪0.5cm,随猪龄增大而加深,成猪4cm,进针时保持与直肠平行或稍偏上。妊娠母猪于产仔前20~30日每头4ml,其所生仔猪于断奶后7日内接种1ml。体重25kg以下仔猪1ml,25~50kg育成猪2ml,50kg以上成猪每头4ml。在母猪产前5~6周和2~3周接种二次或一次,可以有效控制暴发,缩短暴发期,明显减少或终止初生仔猪发病死亡。

(3)规模猪场冬季增加圈舍消*次数,间隔20天连续消*2次。

(4)气温波动大的时候,在饲料中加入抗病*药物,如:清瘟败*散一公斤拌料一吨连喂七天,*芪多糖等中药制剂,连用一周。清洁饮水中加入抗应激的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连用3~5天,提高猪体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

(5)每隔2周对猪场周围环境地面消*2~3次,严格控制非猪场人员的进入,防止外来细菌和病*的入侵。

每吨饲料添加*连解*散1公斤,抗猪高热综合征、蓝耳病、圆环病*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流感首选药物。

保育猪猪群康复后期,应在中饲料添加发酵型活菌生命源正常量的1倍和饮水葡萄糖多维,尽快调理猪只肠道建立有益菌群恢复猪只健康和生产,防止病后出现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僵猪等现象发生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增加养殖成本。

治疗轻者用新城疫Ⅰ系苗,每支0.5克加生理盐水10毫升,每头猪不论大小注射2毫升。注射三氮唑核苷,每公斤体重0.2毫升,每日注射一次。干扰素对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只起到转移发病率和发病程度的作用。所以干扰素使用必须在猪发病之前。如果猪已经发生腹泻,那么再打任何药都没有作用,只有病*从开始到发展高峰,再结束。

病重者用恩诺沙星注射液,防止继发感染。按猪体重每千克用药0.1毫升(含恩诺沙星2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或用肠炎灵注射液,按猪体重每千克用药0.3~0.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注2~3日为一个疗程。

治疗方案:由于此病是急性、大面积爆发的高接触性传染病,所以一旦发病应全群投药。对于能采食和饮水的猪,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VC、葡萄糖和补液盐连饮5天,饲料中加入*芪多糖等抗病*的中药,连喂一周。无饮欲的小猪,用金属注射器每次灌服40~80毫升,每日服5~6次。对严重脱水的小猪和不能饮水的病仔猪,可采取以下方案治疗(以25kg猪为例)。

方案1:病猪的治疗,猪用免疫素每10公斤体重1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重症加量2倍;猪用核苷酸注射液同时配合肌注*芪多糖注射液或板兰根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脱氧葡萄糖+鱼腥草注射液一天一针,连用3~5天;

方案2:地塞米松:8~12mg,5%糖盐水:ml,维生素B1:mg,维生素C:mg,磺胺间甲氧:0mg。

方案3:地塞米松:8~12mg,5%糖盐水:ml,维生素B1:mg,维生素C:ml链霉素:万单位。

中草药防治可用*连解*散或清瘟败*散每吨饲料加有病2公斤,没病加1公斤。

以上方案任选其一,每天一次,临床治疗效果很好。

王雍工作室

王雍工作室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王雍教授的公益技术服务工作室;24小时为您守护,只为动物健康,问诊请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