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两点,日媒NHK消息:因担心身体状况恶化而影响处理国家*务,安倍首相计划辞职。这是自安倍24日健康检查之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也应证了外界对他健康状态的不乐观猜测。
来源:日経経済新聞
安倍目前是日本任职最久的首相,但年他曾因“溃疡性结肠炎”病情短暂辞职。这位工作时频繁“跑厕所”的首相,从17岁患病,至今年已被溃疡性结肠炎折磨了50年。而如今让外界怀疑可能是安倍的肠炎恶化,转为肠癌,故辞去首相一职,倒也合乎逻辑。
来源:日経経済新聞
溃疡性结肠炎·简述
溃疡性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肠黏膜反复发炎,出现腹痛、便血、便脓,严重的一天上几十次厕所,有的还会休克。因为长期腹泻,一般的溃疡性肠炎患者还常伴有营养不良和贫血。
来源:日経経済新聞
这种病以前在亚洲地区比较少见,目前病因虽不明,日本厚生劳动省将其指定为“疑难杂症”,遗传、环境、高油脂饮食、自身免疫力缺陷、肠道菌群异常等都被列为发病因素。
一些医生认为,它与饮食有关。以前亚洲人食粗粮多,发病少;而多食高油脂食物的美国病人就多,发病率为十万分之10~20,由于其容易反复,患病率可达十万分之60,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有这种病,目前中国和日本的发病率也在迅速提高,据统计日本已有22万“同病相怜”的患者。(数据来源:日本胃肠病学会出版《消化器のひろば》)
安倍患肠癌的猜测不是第一次出现,年第一次突然辞职,就有媒体猜测他肠炎癌变。并非空穴来风,这种病最初多见于20至40岁的壮年,易反复、难治愈,治疗周期需两三年甚至更久,国际上对溃疡性肠炎的研究已不亚于肠道肿瘤。
溃疡性结肠炎·与肠癌
数据显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大肠癌关系密切,患病时间越久,癌变的可能性就越高,尤其是全结肠炎其发生大肠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上数倍。
往往在发生慢性溃疡性大肠炎10年后开始癌变,而且患病超过10年后患肠癌风险是正常人的5~10倍。
患病20年后,全结肠炎病人癌变的机会比左半结肠炎高一倍,癌变的平均年龄也比后者大约早5~10年;
患溃疡性结肠炎迁延不愈的时间愈长,癌变的机会愈多,患病以后15年的癌变机会仅3%,其后,每年患癌的机会增加0.5%-1%,30年以上癌变机会可达10%以上。因此,10年以上不愈的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应被视为“癌前疾病”!
(数据来源:日本胃肠病学会出版《消化器のひろば》)
诱因·对策
医学专家认为,鉴于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病的病理还不是很清楚,要减轻患病甚至癌变的可能性,最好的方法其实还是预防,从生活方式入手。
首先是饮食,安倍在这方面是个典型反例,据《朝日新闻》报道,安倍尤爱韩式烤肉,经常光顾日本烤肉店。年5月从欧洲出访回来,就去日本一家高级烤肉店,一个小时后又去相隔不远的第二家烤肉店,这种吃法,恐怕正常人的肠胃都受不了。
安倍夫人昭慧还曾透露,安培遇到工作紧张时,肚子就闹得厉害,甚至一度患上失眠症,每夜需一盅白兰地才能入眠,而酒精和烟草,对病情也有着激发作用。其次是缓解压力,注意休息,不过这方面安倍恐怕很难遵医嘱,从今年初以来,为应对不断袭来的新冠疫情,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日,所以与其一同参加会议的人传出过安倍“脸色不好”、“很疲惫”的消息,也就不是什么意外了。
肠癌早筛·居家可操作
身为日本首相的安倍,*务繁忙而顾不上身体,本月24日也是连续工作余天后“被迫”休息,就他的肠炎来看,癌变的可能性极高,故一个简便快捷的“居家肠癌早筛方法”就格外重要。
向大家推荐一项已被公认的“肠癌早筛方法”:EZdetect便隐血检测试纸。
这种家庭管理或“自己动手”的检测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无创、方便的肠癌筛查方式!若反复试行结果为阳性,医院进行“确诊”,也使得治疗的整体效率更高。
或者复制下方淘口令打开手机淘宝,
直达店铺了解更多
EZdetect便隐血检测试纸正是由于其无创、低成本和易操作等优点,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肠癌早筛方法。
往期精选
不是所有的肠癌都由“息肉”引起!肠癌多是“拖”出来的,积极早筛才是正确措施!文
美安医药图丨日経経済数据来源丨《消化器のひろ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