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IBD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年, [复制链接]

1#

诊断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UC)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主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基础上进行诊断。若诊断存疑,应在一定时间(一般是6个月)后进行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复查。

关于UC诊断标准,与年共识比较,年共识更新2处:

1.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较年共识增加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强调了UC诊断要结合各项指标综合判断,部分疑难病例需多学科会诊。

2.新增"若诊断存疑,应在一定时间(一般是6个月)后进行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复查"。临床医师在"拿不准"或"不确定"的情况下,如UC和感染性肠炎等疾病鉴别困难时,一定要叮嘱患者按时返院复查,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一)临床表现

UC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性别差异不明显。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黏液脓血便是UC最常见的症状。

(二)结肠镜检查

(二)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并黏膜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是UC诊断的主要依据。结肠镜下UC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轻度炎症的内镜特征为红斑、黏膜充血和血管纹理消失;

中度炎症的内镜特征为血管形态消失,出血黏附在黏膜表面、糜烂,常伴有粗糙呈颗粒状的外观及黏膜脆性增加(接触性出血);

重度炎症内镜下则表现为黏膜自发性出血及溃疡。

缓解期可见正常黏膜表现,部分患者可有假性息肉形成,或瘢痕样改变。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黏膜萎缩可导致结肠袋形态消失、肠腔狭窄,以及炎(假)性息肉。

伴巨细胞病*(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UC患者内镜下可见不规则、深凿样或纵行溃疡,部分伴大片状黏膜缺失。

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能提高内镜对黏膜病变的识别能力,结合放大内镜技术通过对黏膜微细结构的观察和病变特征的判别,有助于UC诊断,有条件者还可以选用共聚焦内镜检查。如出现了肠道狭窄,结肠镜检查时建议行多部位活检以排除结直肠癌。不能获得活检标本或内镜不能通过狭窄段时,应完善CT结肠成像检查。

内镜检查新增内容:

①年共识分别描述了活动期(轻、中、重度)和缓解期病变的内镜下特征,内容更直观、清晰。UC内镜下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息息相关,了解内镜下病变严重程度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判断,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②增加了病程较长和伴巨细胞病*(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患者的内镜下表现,若镜下表现可疑,需注意取材部位,并送检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③提出当内镜下见肠腔狭窄时,完善CT检查的重要性。如果UC出现了肠道狭窄,应在狭窄部位取多块活组织检查以排除结直肠癌。若不能获得活组织检查标本或内镜不能通过狭窄段时,需完善结肠CT检查。

④提出有条件者可以选用共聚焦内镜检查辨别细微病变。

(三)黏膜活检

(三)黏膜活检

建议多段、多点取材。组织学上可见以下主要改变。

活动期:

①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急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即隐窝炎),乃至形成隐窝脓肿;

②隐窝结构改变,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分支、出芽,排列紊乱,杯状细胞减少等;

③可见黏膜表面糜烂、浅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

缓解期:

①黏膜糜烂或溃疡愈合;

②固有膜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或消失,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减少;

③隐窝结构改变可保留,如隐窝分支、减少或萎缩,可见帕内特细胞(Panethcell)化生(结肠脾曲以远)。

UC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活检病变符合上述活动期或缓解期改变,结合临床,可报告符合UC病理改变,宜注明为活动期或缓解期。如有隐窝上皮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或癌变,应予注明。隐窝基底部浆细胞增多被认为是UC最早的光学显微镜下特征,且预测价值高。

组织学愈合不同于内镜下愈合。在内镜下缓解的病例,其组织学炎症可能持续存在,并且与不良结局相关,故临床中尚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