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毒性胃肠炎 [复制链接]

1#
病*性胃肠炎,又称病*性腹泻,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有多种病*可以引起这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常见的是诺如病*,轮状病*。轮状病*(1)、起病突然,大便每日多达数次,在病初1~2天常伴有呕吐、发热,且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2)、轻重不等,轻者可无发热,仅为轻度腹泻,甚至没有明显症状。重者可因持续呕吐和水样腹泻、发热而容易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3)、除了胃肠道症状外,可能还会有呼吸道症状(有的患儿可伴有咳嗽),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的患儿无热惊厥),心脏受损(心肌受累、心律不齐、心音低钝等),肝胆损害等相关表现。(4)、自然病程平均4~5天,少数长达2周以上,一般预后良好,但脱水严重又未积极治疗可能进一步病情加重,免疫缺陷者常因混合感染而转为慢性腹泻或其他严重的疾病。诺如病*(1)、感染者多数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儿童患者呕吐较为普遍,大便为水样,无粘液脓血。(2)、粪检白细胞阴性,未见红细胞;(3、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头痛、轻度发热、寒战也是常见正常,严重者出现脱水症状。(4)、自限性疾病,病后无后遗症;(5)、同型病*抗体保护可维持8周至6个月,可能会反复感染。常见实验室检查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升高,但CRP大多正常,其他检查生化指标可能无异常。(2)、可能会有PCT升高,临床上很多非细菌感染的情况也会出现PCT明显升高,PCT检测并不是完美的感染生物标志物,缺乏特异性。在临床治疗时,不应以血常规、CRP、PCT升高作为细菌感染指标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3)、粪便标本应在发病首日采集,最佳采样时期不要超过急性期48~72h和(或)感染后2~5d,此时粪便中的病*含量最多。病*性肠炎治疗要点有哪些?腹泻一开始就要补液治疗,轻中度脱水优先选择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严重呕吐、伴电解质紊乱者需要静脉补液。(1)、口服补液疗法1)液体摄入目标:15mL/kg/1h或60mL/kg/4h。2)、每次腹泻或呕吐后补充10mL/kg,注:用量(ml)=(50~75)mlx体重(kg),4h内服完;频繁、严重呕吐,如果临近4h,患儿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4h后重新评估患儿的脱水状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案).合理用药(1)、益生菌:病*性腹泻时,粪便中双歧杆菌、粪杆菌、乳杆菌及肠球菌数量明显下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可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并可减轻其严重程度,有助于恢复肠道的微生态平衡,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2)蒙脱石散:为肠黏膜保护剂,可吸附病原体和*素,作为病*性肠炎的一种辅助治疗,尤适用于急性水样便腹泻及迁延性腹泻,具体服用方法请参照说明书或者遵医嘱;(3)抗菌药:抗菌药对于病*性肠炎无效,不应该常规使用。只有考虑病*性肠炎合并细菌感染时才要给予相应的抗菌药治疗。(4)抗病*药物:病*在体内不能被杀灭,只能被抑制,尤其病*感染导致病*性肠炎,使用抗病*药物并不能缩短病程,且副作用较大,腹泻的患儿很容易合并肾脏危害。使用抗病*药物很可能诱发或加重其肾功能的损害,因此不推荐使用。如何护理?(1)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少量的病*即具有传染性;(2)急性期患者排*量大、此时传染性最强;(3)加强个人手卫生,合理处理腹泻患儿的大便、尿布、玩具等,应尽量避免重复或交叉感染以及疾病的传播;(4)注意臀部护理,酸性大便容易刺激皮肤,引起尿布性皮炎,严重者可发生糜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