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敬科技创新者吴柏林情系竹海传真经 [复制链接]

1#

“吴老师,今年基地苦竹笋出得比往年迟,地温也偏低,是什么原因?”

“今年气温回升比往年晚,普遍出笋都推迟了。此外,覆盖厚度不够,会导致地温上不来,达不到出笋要求。”

2月7日,春节长假结束后上班第一天,接到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尾镇林业站站长胡彪的来电,衢州市龙游县林业水利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柏林在电话里回答了苦竹早出丰产培育相关技术问题。

据悉,竹产业是我国南方林区重要的林业支柱产业之一,大部分竹林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竹林经营是这些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经济来源。30多年来,吴柏林奔走在林业生产一线,开展新技术推广、新品种试验、新理念应用,促进了林农增收,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竹林生产不再“低产低值低效”

翠竹亭亭,遍野漫山绵亘不断……近日,记者跟随吴柏林驱车前往龙游县溪口林场笋竹两用毛竹林示范基地,沿路而上,举目尽是一片绿色的波涛。“瞧这竹子多漂亮,当年竹子最高四十几块钱一担的时候,竹农的新房都是靠竹子盖起来的。”吴柏林说。

36年前,24岁的吴柏林从浙江林学院(现浙江农林大学)经济林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龙游县林场工作。他先后主持完成浙江省重点项目“部、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参与浙江省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选育出适合南方种植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浙林系17个。6年后,吴柏林被调到龙游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竹林培育上。

作为浙江省主要产竹县之一,龙游素享“浙西竹库”“中国竹子之乡”称誉。然而,受限于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的竹林生产还处在“低产、低值、低效”的状态。

针对这些情况,吴柏林推进“南竹北拓”工程建设,推广应用竹林定向培育技术,实施竹林的分类经营,建立“笋竹两用毛竹林”栽培模式……他把一系列培育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源源不断地送到农民手中。龙游县竹林资源从原来的30余万亩增加到43.5万亩,将竹子造林成活率从原来的30%提高到90%以上,龙游县也成为了全国笋竹两用毛竹林示范中心。

在基地的竹林区,记者发现竹子边上还种着一棵棵2米多高的小树。“这是十多年前种的一批‘红豆杉、浙江楠’属深根系树种,能起到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作用,并且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吴柏林说,“过去,有些竹农为了获得效益的最大化,大面积使用化学除草剂、化肥及高强度采伐等手段,竹林生态系统和竹林的可持续经营受到破坏,土壤酸化、水土流失、竹林抗逆性变差。”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年,吴柏林提出竹林产业发展必须走生态发展之路。除了探索在竹林中套种珍稀树种外,他还推广使用了机械割草技术、生物防治和灯光诱杀等技术,大大降低了化学农药在竹林中的使用。

截至目前,吴柏林已先后主持完成或主要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林业科技项目等20多项,发表科技论文30多篇,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20多项。

苦竹笋种出“甜味道”

在叙永县山林间,成片的苦竹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提起这些变化,农户们对挂职叙永县的吴柏林连连竖起大拇指:“用了他的管理模式,苦竹笋提前2个多月上市,到过年就有笋了,价格翻了好几倍,亩产量从以前的公斤增加到公斤。”

年7月,吴柏林根据浙川两省东西部扶贫协作部署,踏上了前往叙永县的援川旅程,为其“传经送宝”。

叙永县是四川省最大的竹林基地县。吴柏林到叙永县后,迅速投入到脱贫攻坚一线,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叙永林业产业发展状况。他发现,当地苦竹种植面积有近4万亩,但产量低,笋期迟,竹笋吃起来有些苦味,卖不起价钱。“叙永和龙游所处纬度差不多,自然条件相似。浙江的雷竹覆盖技术已比较成熟,我就想把它嫁接到苦竹种植上来。”吴柏林说。

但是初来乍到,即使吴柏林有着教授身份,也并不能让竹农完全信服,他需要找一个“试验田”。得知水尾镇钢铁村村民邓仕旭有片老苦竹林,吴柏林就在他这开辟了3亩试验地,指导他给竹林间伐、松土、施肥,冬天覆盖谷壳、稻草,提高地面温度。经过试验,覆盖试验的苦竹笋出笋期提前1个多月。

解决了苦竹笋早出的技术问题,吴柏林又开始考虑降低成本。在龙游,雷竹覆盖的是砻糠和稻草,但叙永稻田少,砻糠和稻草不好找,覆盖成本高。一次,吴柏林在下乡的过程中发现,有个村民堆了一堆竹屑,用来作为食用菌培育基质。“我把手伸进去,发现里面会发热。”这让吴柏林兴奋起来,他当即决定用竹屑代替砻糠和稻草作为覆盖材料,建立“竹笋+食用菌”的栽培模式。这一次,他把目光对准了水尾镇水星村邬高兰的50余亩苦竹林。结果又一次获得成功,覆盖成本降低,出笋时间提早了2个多月,供应上市的时间从原来的1个多月延长到3个月。

“苦竹覆盖地温一般达到17℃以上开始出笋,采用覆盖技术能够促使苦竹笋提早出笋。此外,苦竹有一个特性,叫‘见光苦’,笋都在覆盖物里生长,晒不到太阳,苦味大大减少,且苦中带甜,味道鲜美。”吴柏林说。

品质提升加上出笋时间提早,苦竹笋的价格也随之上涨。春节前后,最高价卖到每公斤元,亩均产量从覆盖管理以前的每亩多公斤增加到每亩多公斤,亩均产值从每亩0元左右增加到1.7万多元。

为了让更多竹农掌握这一种植技术,吴柏林在叙永县林业和竹业局设立了“竹产业专家工作站”,编印了《绵竹笋竹两用林丰产培育技术》《苦竹早出丰产栽培技术》《油茶丰产培育技术》等简单易懂的科普资料,同时免费将多本培训教材、科技专刊赠送给当地技术人员和林农,提高技术人员和林农的科技素质与科技水平。

让农民能够一直靠竹吃竹

“农民的要求并不高,怎么容易就怎么干,什么来钱就做什么。”吴柏林说,“我这一辈子没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就是帮农民解决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向农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我的专业知识提高竹林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他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龙游县溪口镇林业*支部书记林晓越深有体会,“他经常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村民有的找他问他,他就帮助解决问题;有的为产品积压发愁,他就到处找销路;有的不相信他,他就上山做试验给农民看。”


  林樟财是溪口镇枫林村的林业承包大户,过去仅凭经验种竹的他苦于没有专业知识,效益不甚理想。吴柏林帮助他制订管理方案,实地指导他如何管理竹林。如今,林樟财的竹林面积达多亩,亩产竹材达1公斤以上,竹笋公斤以上,年收入超过20万元,他说:“年,我造房子欠了3万元钱,准备三年还掉的,年效益特别好,一年我就把债还掉了。”


  8年,龙游遭遇了特大竹林雨雪冰冻灾害,“那个时候,龙游超过80%的竹子都倒掉了,竹农损失惨重。”吴柏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组织竹农进行生产自救,将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并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合作,录制竹林灾后恢复重建科教片,为全国竹林受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整体形势影响,竹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竹材价格下降,而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为了确保农民收益,吴柏林开展调研,连续6年记录竹笋收购价格,最终在竹笋大小年上动起了脑筋。“国内毛竹大小年占比不平衡,比例为7:3左右,小年的时候冬笋很少,市场的价格就会高。”吴柏林提出建议,因地制宜地开展竹林大小年结构调整,确保竹农收益、稳定市场。


  吴柏林已经59岁了,但他还想着为竹农们做更多的事情,他琢磨着在龙游引进方竹,在叙永做好苦竹早出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勤能补拙,我并不觉得我这个人有多聪明,但我有足够的勤奋,我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在采访的最后,吴柏林如是说。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记者楼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