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 [复制链接]

1#

急性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2.50~3.38次/(人?年),临床上以排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其主要特征,每日3次或以上水样便,病程≤2周,即为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或产*素性细菌感染所致[1-2],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会危及生命。肠炎宁颗粒是海南葫芦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成药,由地锦草、*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组成,具有清热、利湿、行气之功效,用于成人、儿童的多种急慢性腹泻、肠炎的治疗。药效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具抗炎、止泻、杀菌及抗病*作用,治疗腹泻有较好疗效[3-5]。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药*司“中药儿童用药相关*策建议”课题示范项目之一,为评价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7家医疗机构联合进行了该药上市后再评价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病证为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以是否轮状病*性肠炎为分层因素、使用SAS9.3软件做区组随机,将随机结果及种子数密闭于不透光信封中并由专人保存,采用双盲双模拟、二级设盲的方法,以蒙脱石散作为阳性对照。医院、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医院、陕西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共7家中心共同完成,天津中医院作为研究负责单位。纳入时间为年7月—年9月,共纳入例患儿,年龄1.10~5.94岁,体质量7.5~21.5kg,身高75~cm,病程3~48h。本研究已经各临床研究单位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所有入组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诊断标准

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的诊断参照《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2]制定。轮状病*性肠炎参照《小儿腹泻病学》[6]制定。病情分类参照《小儿腹泻病学》。湿热证辨证标准参照《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7]制定。

1.3纳入标准

符合急性水样便腹泻的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湿热证诊断;年龄1~5岁(<6岁);病程在48h及以内的初诊患儿;知情同意过程符合规定,法定代理人签订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因霍乱、痢疾等所致腹泻者;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在参考值范围外;重型腹泻,病情危急;营养不良、免疫缺陷患儿;合并严重心、肝、肾、消化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对试验药物或其成分过敏;根据研究者判断,不适宜加入此临床试验者。

1.5药物

肠炎宁颗粒,规格2g/袋,产品批号;蒙脱石散,规格3g/袋,产品批号K、K;肠炎宁颗粒模拟剂,规格2g/袋,产品批号,蒙脱石散模拟剂,规格3g/袋,产品批号K、K,上述药物均由海南葫芦娃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1.6分组和治疗方法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4例,其中对照组剔除4例,脱落5例,共纳入75例患者,男34例,女41例,平均年龄(3.21±1.2)岁,平均病程(18.35±13.46)h,病*抗原阳性者27例,阴性48例。治疗组剔除2例,脱落4例,共纳入78例患者,男28例,女50例,平均年龄(3.22±1.2)岁,平均病程(16.60±12.39)h,病*抗原检测阳性28例,阴性49例,1例未查。

其中轮状病*性腹泻共入选患者60例,两组各30例。55例患者进入符合方案数据集(PPS);58例患者进入全分析数据集(FAS);58例患者进入安全性数据集(SS)。非轮状病*性腹泻共入选患者例,两组各54例。98例患者进入PPS;例患者进入FAS;例患者进入SS。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给与口服补液盐Ⅲ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蒙脱石散加肠炎宁颗粒模拟剂,治疗组患者口服肠炎宁颗粒加蒙脱石散模拟剂。蒙脱石散和蒙脱石散模拟剂,1~2岁,1/2袋/次,3次/d;3~5岁,1袋/次,3次/d,首次剂量加倍,于饭后1h服用,服用后半小时内禁食禁饮。肠炎宁颗粒和肠炎宁颗粒模拟剂,1~2岁,1/2袋/次,3次/d;3~5岁,2/3袋/次,4次/d,温开水冲服。两组均治疗5d。

1.7疗效判定标准

1.7.1急性腹泻疗效标准[8]显效:治疗72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时,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减少率≥50%;无效:治疗72h时,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7.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2]中医证候积分[7]主要从主症和兼症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主症包括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按0、2、4、6分计,分数越高代表越严重;兼症包括腹痛、食欲不振、呕恶、神疲乏力、发热、烦躁哭闹、口渴喜饮、小便短*,按0、1、2、3分计,分数越高代表越严重。舌脉、舌苔、指纹、脉象,按0、1分计,分数越高代表越严重。临床痊愈:证候积分和减少率≥95%;显效:70%≤证候积分和减少率<95%;有效:30%≤证候积分和减少率<70%;无效:证候积分和减少率<30%。

证候积分和减少率=(治疗前总积分和-治疗后总积分和)/治疗前总积分和

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7.3单项证候疗效标准[7]消失:治疗后单项症状体征计分为0;好转:治疗后单项症状体征计分下降1分或2分,但不为0;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

消失率=消失/总例数

1.8止泻时间

止泻是指连续2次出现成形便或连续24h未排便[6,9]。治疗满3、5d记录1~5d情况,用药结束后1d评价止泻时间。

1.9不良反应观察

用药后随时观察两组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

1.10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ASv9.3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定量数据以例数、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若考虑中心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虑协变量的影响,采用协方差分析。时序资料描述中位时间、绘制K-M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定性数据以频数表、百分率或构成比表示,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若考虑中心等因素的影响,采用CMHχ2检、logistic回归分析等。除特别说明外,均采用双侧检验,α=0.05。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69.33%;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为74.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是否轮状病*性肠炎分层结果显示,轮状病*性肠炎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64.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轮状病*性肠炎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70.83%;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AS、PPS分析结论一致。见表1。

2.2两组止泻时间比较

两组整体、轮状病*性肠炎、非轮状病*性肠炎患者的急性腹泻止泻时间的中位时间均为4d,两组中位止泻时间的Log-rank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AS、PPS分析结论一致。

2.3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痊愈27例,显效39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00%;治疗组临床痊愈30例,显效4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S、PPS分析结论一致。见表2。

2.4两组单项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3d,治疗组大便性状、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发热、口渴喜饮的消失率分别为16.67%、23.38%、41.43%、.00%、67.86%,均略高于对照组的14.67%、23.29%、39.71%、88.89%、55.7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单项症状的消失率均低于对照组,FAS、PPS分析结论一致。见表3。

治疗5d,治疗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口渴喜饮、小便短*的消失率分别为92.31%、83.33%、77.92%、92.86%、91.07%、

59.72%,均略高于对照组的89.33%、77.33%、65.75%、92.65%、88.52%、

58.4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发热的消失率均为.00%,其他单项症状的消失率均低于对照组,FAS、PPS分析结论一致。见表4。

2.5安全性分析

本次临床试验报道不良事件2例,其中对照组发生1例轻度便潜血阳性,发生率为1.27%,停用研究药物后,便潜血消失,经研究者判断为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1例轻度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23%,与研究药物无关,患者自愈;两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多因感受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困阻中焦,传化失司,下迫大肠而成泄泻[10]。本病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季高发,临床以湿热证多见。

肠炎宁颗粒是海南葫芦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利湿、行气之功效,临床多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的治疗[11]。本研究以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为目标适应症,并以是否轮状病*性肠炎为分层因素的设计,基于两方面考量:(1)在肠炎宁原适应症中,“腹泻”为全部以腹泻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的总称,不能作为单一适应症;小儿消化不良指非感染性腹泻或食饵性腹泻,中医证候多表现为脾虚证、脾肾阳虚证和伤食证,而慢性或迁延性腹泻,多表现为脾虚证、脾肾阳虚证和脾虚湿困证,表现为湿热证者仅占1.46%及以下[2],且多与本虚证并存,故不宜选用,而根据肠炎宁的药物组成与功效,确定其适应症为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2)急性水样便腹泻主要包括轮状病*性肠炎和肠产*素大肠埃希菌肠炎,鉴于二者在临床表现、病程及预后接近,而后者在临床上尚无快速有效的病原学检测方法[7],无法将其作为适应症独立进行临床试验,故采取以是否轮状病*性肠炎作为分层因素的设计。

本研究以急性腹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症状消失率、止泻时间为有效性结局指标,其中以急性腹泻疗效和止泻时间为主要疗效指标。结果显示肠炎宁颗粒可缩短腹泻时间,改善轮状病*性肠炎及非轮状病*性肠炎的腹泻症状,减少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缓解腹痛、食欲不振、呕恶、神疲乏力、发热、烦躁哭闹、口渴喜饮、小便短*症状,对急性腹泻湿热证有治疗作用,与蒙脱石散相比疗效差异不明显;本次试验过程中,肠炎宁颗粒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有效,且有较好的安全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略)

来源:钟成梁,李新民,马斯风,韩选明,李学明,刘秀珍,杜永刚,王金堂,潘树强,胡思源.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水样便腹泻(湿热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33(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