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肠癌早期症状隐匿,发现便是中晚期,一项能 [复制链接]

1#

近些年来,胃肠疾病的发病率是不断升高,尤其是结直肠癌已成为仅次于肺癌、胃癌的第三大高发癌症,年《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的统计显示,每年新发病例42.92万人,死亡28.14万人。

而且还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防控形势严峻!肠癌是潜伏在身边的“隐形杀手”,早期症状隐匿,通常发现便是中晚期,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而越靠近晚期,治疗生存率则越低……

降低肠癌风险

近90%左右的结直肠癌其实都来自肠息肉病变,但通常要经历15年左右的发展期才能转变为大肠癌,而有一种检查,可使肠癌风险降低72%,它就是肠镜检查。

说起肠镜,很多人恨不得避而远之,认为它麻烦、痛苦又尴尬,但它确实是一项能“救命”的检查。

1发现病变

肠镜是内窥镜的一种,是一支细长可弯曲的纤维软管,前端装有一个带冷光源的高清摄影头。

它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到大肠,因具有可视化的显示屏,可让医生直观看到肠道内部情况,图像动态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让病变几乎无法藏匿,是任何影像检查,包括X线和先进的CT、MRI、PET等,都比不上这样直观的肉眼观测。

2切除、取活检

通过肠镜,可以看到结肠和直肠黏膜的微小变化,这有助于医生诊断肠炎、肠结核、肠息肉、腺瘤、大肠癌等40余种疾病;一旦发现肠道有息肉,或者小肿瘤,还可用活检钳取得小块组织,以对病变部位定性或者切除处理。

哪些人最应做肠镜

一般来说,年龄在40-74岁的居民都属于结直肠癌的筛查人群。即使没有明显不适或异常,也建议50岁以上人群去做一次肠镜,然后根据结果决定后续检查频率。以下高危人群更应缩短检查频率:

①有家族遗传病史人群

20%-30%的结直肠癌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结直肠癌,一般可以认定其为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肠镜检查还应提前,40岁甚至35岁可以开始筛查。

②有肠息肉病史人群

大部分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转化而来的,如果是有肠息肉病史的人要注意定期复查,避免复发甚至癌变。

③排便不规律的人

大便习惯改变,如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如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如黏液、血便等。

④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贫血人群

出现不明原因腹部包块,短期内体重大大下降,身形消瘦。

⑤做过结直肠癌手术人群

结直肠癌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一般每6个月至1年需要复查一次结肠镜。

⑥存在肛门异常人群

肛门四周出现小疙瘩或有异物感;也可能出现流脓、瘙痒、外缘或内部常灼热难忍现象的人群。

关于放疗的谣言与误会

如果说,肠镜检查是及时发现病变,降低患癌风险,预防结直肠癌,那放疗就是消灭癌细胞,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但这样一员“抗癌大将”一直都在被“妖魔化”,一提起它,大家就会想起影视作品中病人放疗后食欲不振、呕吐、大量脱发、皮肤溃烂、骨瘦如柴等画面。

今天就为大家澄清一下关于放疗的谣言与误会。

1放疗后身体有辐射

放疗技术分外照射和内照射,也叫远距离照射和近距离照射。外照射,是指放射源在体外发出射线,就像我们平常晒太阳,患者接受的辐射是瞬间产生、瞬间作用、瞬间消失的,不会变成“放射源”。

而内照射将放射性药物粒子置入肿瘤病灶,通过持续发出射线,从而杀灭癌细胞,因为放射源留存在体内,在放射线核素粒子在全部衰变完之前,会使身体在短时间内发出小剂量的辐射。

因此病人可能需要穿上特制的铅服,或者医生会要求病人在隔离病房住上一段时间,待放射源衰减至对周围无害时才可出院回家。

总之,患者放疗后不会把辐射带回家,更不会影响到家人健康。

2放疗副作用大

肿瘤患者掉头发、呕吐、乏力、恶心,实际上这些大多属于化疗的副反应。放疗是局部治疗,射线到哪里,哪个部位才会受到“损伤”,比如说脑瘤,射线经过头皮进入脑组织,这时候会掉头发。

如果是肠癌,照射的病变部位离头部较远,所以不会掉头发。但会引起患者胃口变差,出现恶心、便意增强(医学上称为里急后重)、腹泻。

肛门皮肤比较敏感,耐受性较差,也会有水泡、糜烂等症状,膀胱在直肠的前面,照射后,膀胱粘膜会充血水肿,引起尿频尿急。

这种副反应难以避免,但也有对应的措施,恶心症状明显,影响到患者进食,可以服用预防性的止吐药;刺激膀胱引起的尿频尿急,可以让病人多喝水,起到冲洗作用,再严重一点的,也有中成药辅助治疗。

目前放疗已经能达到准确定位、准确计划、准确照射,极大的降低了对正常组织的损害。而且,还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强度的治疗、不同的照射范围和剂量,尽可能降低副反应。

放疗就是利用放射线来杀灭恶性肿瘤,难免会对身体的正常组织产生损伤,但这种损伤是比较小的。如今,放射治疗的技术愈发成熟,听从医生制定的放疗计划,不用过于担心放疗后的副作用。

精彩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