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今年43岁,其父亲因肠癌去世。近期它出现腹痛,腹胀,排便困难,下腹坠痛,便秘,便血等情况。他担心查出问医院。
最后在妻医院检查,医生想让他做肠镜,但他觉得肠镜没必要,痛苦又难受,于是拒绝了。
医院,单纯开了点调理药。奈何吃完后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发加重。医生继续劝说,一定要进行肠镜检查,千万别拖着,毕竟孙先生存在家族肠癌。
可孙先生认为,癌症怎么可能会遗传。加上便血,他以为是痔疮或是肠胃炎,于是再次拒绝。
劝说无果,只能给孙先生开点药物维持治疗。半个月过去,孙先生出现大量便血,且伴随血丝柏油便,医院肠镜检查,最终被查出肠癌晚期。
肠癌有哪些临床症状?
肠癌特指结直肠癌多以结肠癌为主。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分类分别有未分化癌,腺癌,腺鳞癌。
虽然临床并未对肠癌主要患病原因作出分析,但一般认为肠癌发作与日常饮食遗传环境因素有关。发病时会伴随以下几种症状。
第一,肠癌肿瘤位于消化系统,如果平时食欲下降,食欲受损或是恶性肿瘤导致。
第二,排便习惯改变,肠道肿瘤早期会伴随腹痛,腹胀,腹泻,肿瘤越大,肠道愈发狭窄,自然会出现大便形状改变。
第三,频繁排出血液自然会诱发贫血。
第四,能在体表摸到明显且突出的肿块,移动性差,按压后不疼。
第五,肿瘤长大后挤压肠道出现腹痛腹胀,肠胀气等情况。
做一次肠镜能保十几年?
做一次肠镜检查一般能保10年,这种说法是真实存在的。早在年,英国就报道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肠镜检查确实能降低消化道癌发病率死亡率。
在一些医学杂志上也表明,肠镜检查能预防39%的肠癌发病率,挽救将近一半患者的生命。对肠镜检查是防治肠癌的金标准。
我国每年新增肠癌病例在60万左右,是非常凶险的疾病之一。很多人确诊时,已超过了肠息肉阶段,到达发展期。
肠癌发现时间早晚与患者生存率相挂钩,例如胃癌患者早期,5年生存率在90%以上,而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30%。
需要注意的是肠癌具有家族遗传聚集性,若直系亲属存在肠癌后代,患肠癌风险相比普通人群高出3~5倍。
所以若家里有人确诊肠息肉肠癌或相关消化道疾病,一定要坚持体检,更应该注重肠镜检查。
建议从40岁以前,低风险人群为5~10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中风险人群5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高风险人群1~2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要定期检测外,平时发现便血,大便黏液等临床症状,医院查明病因。如果发现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癌胚抗原提高,结直肠炎久治不愈等必须要重视起来进行相关治疗。
为什么很多人排斥肠镜呢?
肠镜检查能帮助大家了解肠道情况,从而针对性治疗,避免更严重疾病发生。而人们之所以排斥肠镜,是因为检查过程中需要把长达一米多的管道插入体内。整个过程非常痛苦,加上隐私部位暴露人们过于尴尬。
写到最后
虽然进行肠镜检查人们存在恐惧难为情心理,但要知道肠道是人体第2个,大脑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才是预防肠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