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节气的养生要点依然是“防寒保暖”,此外还应该注意防燥。冬季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重视的进补时节。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天气寒冷,万物伏藏,人与天地相应,各种功能活动也处于低潮期,此时最易受寒邪侵袭。所以冬季食补应顺应自然,食物注意选择益气温阳及“血肉有情”之品,从而增强机体抗御风寒和外邪的能力。大寒养生饮食原则:注重脾的调养。进补之前,宜先适量食用一些健脾、养胃、益气的食物。调养好脾胃,再食用滋补之物,才能事半功倍,增强进补疗效。宜多辛温之食。大寒节气防寒、保暖,食补方面可以适当增加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多吃牛肉、羊肉、鸡肉等食物。此时节气寒气过重,容易刺激脆弱的呼吸道,为预防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可适当多吃温散风寒的辛温食物,以防御风邪的侵扰、增强食欲、促进血液循环。如红苹果、红枣、红辣椒、胡萝卜、枸杞等红色果蔬药材。
俗话说人参*芪酒早补阳,杞菊地*丸晚滋阴。大寒时节不仅适宜食补,也适宜药补。大寒药补,可以早晨喝人参*芪酒,晚上服用杞菊地*丸。
人参、*芪都是补气、助阳之物,泡成酒,在早上阳气升发之时喝,对气虚之人有一定的补益作用。杞菊地*丸为滋阴、养肝之品,在晚上阴气较盛之时服用,有敛阴、益精的功效。这样,便能通过早补阳、晚滋阴而达到身体上的阴阳平衡。但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宜早上喝人参*芪酒。
大寒饮食禁忌:忌食油腻食物:不利于滋阴润燥。忌食生冷、黏硬食物:以免体内寒气过重、肠道不通、消化不良。忌食过咸食物:体内咸味太重不利于养心气、固肾气。推荐药膳搭配:苁蓉羊肉汤原材料:羊腿肉克,枸杞子20克,肉苁蓉15克,*参10克,生姜、葱各适量。做法:1.清汤、料酒、盐、味精各适量。将羊腿肉放入开水锅中煮透,再用冷水洗净,切成方块。2.把*参、肉苁蓉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时,*参切片。3.油锅烧热,将羊腿肉、生姜片放入锅中一起煸炒,放料酒炝锅,炒透。4.将羊腿肉、生姜片一起倒入大瓦罐内,加入适量清汤,投入*参、肉灰蓉、枸杞子、盐、葱,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煲,2小时后用味精调味,拣出葱、生姜即可食用。功效:本汤将具有温阳益精功效的枸杞子、羊肉配合烹制,充分发挥其温阳补虚的作用,对驱寒保暖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参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非常适合体弱者长期食用增强免疫力。
冬虫夏草炖鸭汤
原材料:鸭半只,冬虫夏草15克,枸杞10克,盐5克
做法:将鸭洗净,切大块,放入沸水锅中氽烫尽血水,捞出,洗净。将鸭块、冬虫夏草、枸杞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至没过原材料,以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续煮约30分钟。—起锅前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肾益精,益肺平喘。阳痿遗精的男性,还有月经不调的女性效果佳。气虚易疲劳者食用可以消除疲劳和改善精力。
芡实核桃杜仲猪肉汤
原材料:芡实50克,核桃50克,杜仲30克,猪廋肉克
做法:大火煮开后用文火隔水煲熟
功效:温肾摄纳。适用于年老肾气虚损、阳气衰弱导致的尿频、尿急、夜尿多、小便不利等症状者。
医院(上医院)治未病科
医院(上医院)治未病科,创建于年,为岭南治未病联盟、岭南膏方联盟单位、睡眠障碍中心,以深圳市名中医*伟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魏东副教授为科主任(擅长治疗疲劳综合征,失眠,代谢异常,便秘,乙肝病*携带状态,颈肩腰腿痛,尿道炎,过敏性鼻炎,更年综合征等内科、儿科、妇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等)。科室共有医生11人,其中主任中医师1人,副主任中医师3人,主治中医师1人。目前科室开设失眠门诊、肥胖门诊、健康调养门诊,于年12月12起增设夜间诊疗(夜诊时间:周一到周五17:00-21:00)。面向人群及诊治疾病范围:1.中医体质偏颇人群: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或特禀质等偏颇体质的调理。2.亚健康人群:失眠、疲劳、虚弱、多汗、痤疮、情绪改变、易感冒、胃肠功能失调、记忆力减退、性生活质量下降。3.病前状态人群:高尿酸血症、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肥胖、颈肩腰腿痛、痛经、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宫寒不孕、更年期、经前综合征等。4.慢病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已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处于疾病稳定期,愿意接受中医健康调养。
5.其他特殊人群:女性孕前调理、男性育前保健、老年人延年益寿等。
中医特色治疗项目:火龙灸、铺姜灸、雷火灸、脐灸、宫廷灸、热敏灸等各种灸疗,平衡火罐、虎符铜砭刮痧、温通刮痧、中药足浴、中药熏蒸、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药封包外敷、中药热奄包外敷、放血疗法、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疗法。
另新增中医美容美体项目:中药面膜(美白、祛痘、祛斑)、埋线减肥等。
中医养生产品:
1.养生茶:降脂除湿茶、养肝明目茶、瘦身茶、降尿酸茶、戒烟茶、养肝固肾饮、滋阴润肺茶、温经养颜茶等;
2.养生膏方:扶正固本膏、宁心养血膏、滋肾养颜膏、健脾益肾膏、健脾养荣膏;
3.中药足浴:助眠方、减肥方、通痹方;
4.香囊:防蚊香囊、防感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