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肠菌移植针对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效果 [复制链接]

1#
说起辐射,癌症患者最容易遭到辐射医院,比如癌症放射治疗,虽然临床上已有一些防护措施,但由辐射造成的长期损伤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移植有助于患者避免辐射损伤。卡罗莱纳大学科研团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新成果,研究发现,长期辐射暴露后幸存的小鼠肠道菌群比较独特,且化疗后的患者中也有类似的现象。研究发现,大剂量全身辐射后,约10%左右的无特异性病原体(SPF)小鼠是能够恢复健康并长期存活天以上的,研究者们称之为“精英小鼠”。其实它们和其他小鼠在遗传学上完全相同,那么差别就很可能在于肠菌了。部分小鼠能够从高剂量辐射中幸存通过对“精英小鼠”进行了粪便测序,结果发现它们的菌群果然与普通小鼠有差异,有一部分独特菌群。由此我们可以猜测,特定的肠道微生物或许能够保护机体免遭辐射损伤。为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继续开展了研究实验。研究方法为了探究肠菌是否具有辐射防护的作用,研究人员通过“脏笼”试验和粪菌移植在无特定病原体(SPF)小鼠和无菌小鼠上进行了试验。“脏笼”试验是指将无菌小鼠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小鼠居住在精英小鼠住过的脏笼子里,另一部分小鼠居住在普通小鼠的住过的脏笼子里;小鼠可从生活环境中获得精英小鼠的肠菌,这一点可以通过粪便分析来确定。两组小鼠分别居住一段时间后,进行高剂量全身辐射,观察两组小鼠的生存状态及疾病进展。实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住了精英小鼠脏笼的小鼠,有75%从辐射中幸存;而普通小鼠脏笼的小鼠,则只有20%存活。另从疾病程度看,前者也明显更轻。“脏笼”研究组织学分析则显示,精英小鼠脏笼中幸存下来的小鼠,骨髓损伤减少,造血功能受损减轻,Ki67标记的细胞增殖增强,脾脏结构和造血功能也都比较正常;而对照的小鼠则明显存在脾脏萎缩和淋巴细胞减少。可见,精英幸存者可以通过造血细胞增殖和减少细胞死亡来避免高剂量辐射的伤害。研究者对比了两组小鼠的肠菌组成,发现精英幸存者中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肠菌是毛螺菌(Lachnospiraceae)。肠菌移植针对人类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研究入组了21名白血病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放疗时的粪便样本进行研究;分析显示,腹泻时间短的患者,毛螺菌和肠球菌(Enterococcaceae)的丰度明显更高,而且毛螺菌的丰度与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显著的负相关。研究者尝试给小鼠提前转移“防辐射菌”,包括2种毛螺菌,之前其他研究提到具有防辐射效果的鼠李糖乳杆菌,以及其他作为对照的几种常见菌。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接种毛螺菌的小鼠存活率和疾病评分提升最高,接种肠球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的小鼠存活率也提高了40-60%,其他菌种则无影响。此外还观察到,具有了防辐射菌的小鼠,肠道上皮形态更完整,损伤更少。研究结论接种了防辐射菌的小鼠获得了对辐射的抵抗力。值得高兴的是,经过研究者测试,接种毛螺菌既不影响肿瘤的生长,也不会影响放疗的治疗效果。参考资料:[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