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南麓富屯溪畔
林海粮仓铁城邵武
邵武,年建市,曾经是福建八府之一,历史悠久,名仕辈出;
邵武拥有高达78.83%的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万亩,其中竹林面积是67.3万亩,是福建重点林区和四大竹林产业加工中心之一;
邵武,山峦叠嶂,竹海连绵,雨泽滋润,物产丰饶;
这里有茶,碎铜茶闻名遐迩;
这里有竹,万里绿海,四季流韵;
这是太极宗师张三丰的故乡,烟火小城,气灵境幽。
邵武,响应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借助“一带一路”构建产业发展创新平台,以自身林产优势,推动绿色环保的竹林产工业可持续发展,以竹为先,构竹为境;
为汇聚更多竹产工业人才,赋予竹产业更多可能性,并推动福建省竹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竹产业的共同发展,邵武特举办第四届中国·海峡“张三丰杯”竹产业国际工业设计大赛。
一、大赛基本信息
主题:构竹为境第四届中国·海峡“张三丰杯”竹产业国际工业设计大赛
时间:年03月-年09月
地点:线上初审、复审;
线下终审及产业创新论坛: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林业局、南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武市人民政府、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平市林业局
协办单位: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竹叶协会、中国林产加工协会、厦门市设计创意产业协会、厦门市直播电商协会
赞助单位: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福建诚安蓝盾实业有限公司
执行单位:厦门转吧数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三、大赛流程规划
四、参赛对象和作品征集范围及组别
(一)参赛对象
面向全球招募企事业单位、国内外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设计公司或企业的设计人员、自由设计爱好者。
以上均可以团体或个人名义报名参加。
参赛费用:免费。
(二)创作范围
比赛分为企业需求组、综合创新组和产业创新组分别进行。
①企业需求组:企业需求组命题来源为福建省竹木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以南平市重点培育的竹木产业龙头企业为主)的实际需求,主要针对专业设计机构、竹木产业相关企业、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及社会人士以个人名义报名参赛。
②综合创新组:综合创新组包含两大部分,一个是已上市销售或已量产且即将上市销售的企业产品,另一个是多种创新维度的概念作品,主要针对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竹木产业相关企业及社会人士以个人名义报名参赛。
③产业创新组:产业创新组聚焦系统化深度前瞻创新探讨,与竹产业链深度结合;由大赛组委会定向邀请跨专业的高校、设计机构、科研机构或企业组队参赛(每支团队须由导师带队,且人数不超过5人),须以团队名义报名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
(三)创作主题
1.企业需求组:定向服务于福建省竹木产业重点企业的设计需求,由大赛组委会向福建省竹木产业重点企业(以南平市重点培育的竹木产业龙头企业为主)直接征集命题(数量6-8个),通过对用户和使用场景的研究,策划设计以竹木为基材的创新品类、产品,拓展竹木制品应用场景与应用方式;根据企业的产品、市场、生产等情况来确定命题,解决企业迫切的设计创新需求。主要针对专业设计机构、竹木产业相关企业、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及社会人士以个人名义报名参赛。
2.综合创新组:包括现成产品与概念设计作品,以竹木为主要材料结合现代人低碳绿色的健康生活理念进行创意设计,也可与其他材料(金属、塑料、布艺、皮革或其它新型材料)相结合,通过创新方法和应用场景分类,包括但不限于竹木产品的应用场景,服务设计、碳中和系统、空间设计文创、品牌视觉、材料和表面工艺、低碳生活等,与产业前沿发展方向密切关联。主要针对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竹木产业相关企业及社会人士以个人名义报名参赛。开放式征集不限数量。
3.产业创新组:主要针对与竹木产业链深度结合的产业未来发展需求,参赛作品应充分体现竹木产业链行业痛点,包括上游的加工设备、加工方法等,以及下游商业模式、产品服务体验等;定向邀请6-10个团队,每支团队须由导师带队,且人数不超过5人(导师1人、组员3-4人)(同一个院校/机构/企业最多组建2支参赛团队),每支参赛团队选择一个设计命题。须以团队名义报名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采用半开放式命题。
作品主题可按以下四个分类进行创作:
生活类(合竹家意)
特色类(茶语空间)
制造类(智慧造竹)
体验全面发展(竹与未来)
本届大赛以特色类(茶语空间)类别为主,采取线上征集作品的形式,深入挖掘南平城市文化符号。城市特色凝聚了城市的灵魂,通过工业设计赋能城市竹产业发展,助推新锐设计师及高校学子开拓工业设计思路,创新更多有“竹魂”的参赛作品。
(四)参赛作品要求
1.设计作品与报名表需同时以电子文件形式发送到指定邮箱;
2.设计图要求:A2幅面(mm*mm),dpi精度,竖向排版,能够保证大幅面喷绘和印刷要求;每件作品仅限一张版面,作品为jpg格式的电子文件;
3.效果图表现:手法不限,手绘、计算机等任何方式,能清楚表现设计者的创意和设计即可,但最终以电子稿形式提交;
4.版面内容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整体效果图、局部效果图、设计说明、作品名称(版面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及任何标记,否则视为无效作品),以及用简短的文字描述产品的创新重点、制作工艺、材质等(文字描述要求中文、英文同步);
5.递交作品到年07月15日截止,以组委会收到稿件的时间为准;
6.所有作品必须原创,且无仿冒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
7.作品需符合本届大赛的主题和宗旨;
8.设计作品需要充分考虑市场价值和批量化生产的可实现性;
9.参赛作品设计不限定结构和工艺,但主要材质须是竹,如运用到非竹质材料,不得超过50%。
10.同一件产品、作品可由1-2家主体单位进行申报,单一主体可直接申报,联合申报应由牵头单位提交加盖所有申报主体单位公章的联合申报证明材料。
11.参赛作品不能一稿多投,否则视为无效投稿。
五、评选标准
1.符合本届大赛的主题和内容设计要求。
2.作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美观性,并可批量化生产。
3.在用户价值方面,要求便利、舒适、安全、易用等,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