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年第27期
编者按
年是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这一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这一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新中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这一年,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年)》,明确了法治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这一年,全国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护航脱贫攻坚,助力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这一年,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水平明显提高,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法治宣传、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取得新成绩。
为了系统、全面地反映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实践成就,年7月9日,中国法学会正式发布《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和监督工作,依法行政,政法领域改革,审判检察公安和司法行政工作,人权法治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法治宣传、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等部分。这是中国法学会连续第13年就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进行梳理总结向国内外发布。
这份中国法治建设的年度“成绩单”,关系着每个公民的“小确幸”。各项单科成绩如何?本期封面文章截取报告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中国法治建设“白皮书”》系列报道之三
立法与执法并重,保护创新上新台阶
——年中国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展
年,中国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制度建设
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公布实施。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改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年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侵权假冒商品销毁工作的意见》。
审核登记
专利方面。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53.0万件,同比增长17.1%。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万件,同比增长50.2%。外观设计专利授权73.2万件,同比增长31.5%。截至年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8万件,同比增长14.5%。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3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8件。实用新型专利有效量为.8万件,同比增长32.0%。外观设计专利有效量为.7万件,同比增长22.2%。专利审查周期保持稳定,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缩至14个月。年共受理依据《专利合作条约》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7.2万件,同比增长18.6%;其中,6.7万件来自国内,同比增长17.9%。
商标方面。年,我国商标注册量为.1万件,同比下降10.1%。截至年年底,商标累计注册量达.5万件,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个月。年国内申请人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件,同比增长16.4%,在马德里联盟中排名第三。截至年年底,累计有效注册量达件。年,外国申请人指定中国的马德里领土延伸申请件(按一件商标多个类别折算),完成马德里领土延伸申请实质审查类,审查周期缩短至4个月。
著作权方面。年著作权登记总量为.9万件,同比增长20.37%。其中,作品登记量为.6万件,同比增长22.75%;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为.3万件,同比增长16.06%。全年共办理著作权质权登记量为件,涉及主债务金额40.6亿元。
地理标志、特殊标志和官方标志方面。截至年年底,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个,核准及备案专用标志使用企业家,累计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件。年受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10件,批准保护地理标志产品6个,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家。完成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家医疗保障局等有关官方标志备案工作;核准年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会等37件特殊标志。对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志愿者标志等7件奥林匹克标志公告保护。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方面。年共受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件,同比增长72.8%;予以登记公告并发出证书17件,同比增长77.3%。截至年年底,累计受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4.6万件,予以登记公告并发出证书共计3.9万件。
司法保护
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46.6万件,出台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等10个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检察院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整合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统筹加强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设计和研究指导。
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年,最高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件,审结件;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件,审结件;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二审案件件,审结件。年,最高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行政案件件,审结件;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件,审结件;全国地方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行政二审案件件,审结件。年,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共新收涉及知识产权的刑事一审案件件,审结件;全国地方人民法院新收涉及知识产权的刑事二审案件件,审结件。
加大知识产权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开展“昆仑”专项行动,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作为重要内容。年,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2.1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万余名,涉案总价值余亿元。针对实体市场开展执法行动4.1万余次,组织开展销毁侵权假冒商品活动余次。
依法从严批捕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涉知识产权犯罪件人,起诉件人。其中,批捕假冒注册商标罪件人,起诉件人;批捕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件人,起诉件人;批捕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件人,起诉件人;批捕侵犯著作权罪件人,起诉件人;批捕销售侵权复制品罪12件19人,起诉16件26人;批捕侵犯商业秘密罪30件52人,起诉30件50人,批捕数罪或他罪中含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件人,起诉件人。
加强刑事诉讼监督工作。检察机关及时纠正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领域有案不移、有案不立、立案不当、以罚代刑、裁判不公等问题。年,经检察机关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侵犯知识产权涉嫌犯罪案件件人;经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件人,监督撤案件人。依法开展审判监督,纠正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提出二审抗诉、审判监督抗诉共计57件,法院改判15件18人。
行政执法
强化专利行政保护。组织开展执法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专利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假冒专利案件0.71万件。全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4.2万余件,同比增长9.9%。
强化商标行政执法保护。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3.13万件,案值7.9亿元,罚没金额7亿元。其中,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96万件,案值7.65亿元,罚没金额6.78万元。年共依法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商标侵权犯罪案件件。
强化版权行政执法保护。开展“剑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视听作品、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在线教育等领域侵权盗版行为,着力规范网络平台版权传播秩序,持续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全国共删除侵权盗版链接.94万条,关闭侵权盗版网站(App)个,查办网络侵权盗版案件件,其中刑事案件件、涉案金额3.01亿元,调解网络版权纠纷案件件。
强化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保护。聚焦民生领域,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对互联网等重点领域仿冒混淆、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依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年,专项行动期间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件,案值27.6亿元,罚没金额4.16亿元。
强化植物新品种行政执法保护。开展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行动,重点监督各类种苗、花卉博览会、交易会等,依法打击未经品种权人许可生产或者销售林业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假冒林业授权品种的行为,以及销售林业授权品种时未使用其注册登记名称的行为。开展春夏秋冬种子市场专项抽检工作,净化种业市场环境。
强化海关执法保护。年,共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6.53万次,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6.19万批次,同比增长20.11%,涉案货物数量.19万件,同比增长20.07%,保护了45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家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强化网络市场行政执法保护。组建网络表演市场线上巡查工作组,开展在线执法检查,梳理排查网络表演App款次。开展集中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依法查处42家违规网络表演平台、7家网络音乐网站,发现并清理下架违规歌曲首,协调有关单位关闭7家非法网络动漫网站。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多双边磋商,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框架下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工作。推动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在我国缔结、以我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生效(年4月28日)。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章节谈判,推动协定正式签署。习近平主席与欧方领导人宣布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启动批准《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国内程序。积极推进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推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广播组织条约》《保护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条约》谈判进程。
积极参与国际会议论坛,贡献更多中国方案。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TRIPS)理事会及相关会议,向各成员介绍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知识产权有关举措。在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特别会议、20国集团(G20)世界知识产权挑战论坛等重要会议上,与各方就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政策和救济措施等进行探讨,并倡导运用知识产权独特优势促进全球创新和经济复苏。首次以视频形式主办第十三次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合作局长会,通过《年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合作局长联合声明》。参加中美欧日韩商标五局(TM5)和外观设计五局(ID5)年度会议。主办或联合主办第12届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第11届中国-东盟局长会议、第20次中日韩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第8届中蒙俄知识产权研讨会等活动。
加强司法交流合作及执法联合行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提供涉外知识产权争议案件的仲裁与调解服务。积极派员参加WIPO“全球知识产权法官论坛”、年国际知识产权法院会议等,宣传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就,提升国际影响力。年11月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举办打击侵权假冒国际合作论坛。举办中欧植物新品种保护执法线上研讨会。围绕46起重点跨国境案件与相关国家执法部门开展线索核查、证据交换、联合行动、司法协助等多层面执法合作。应国际刑警组织邀请,继续深入参与打击互联网知识产权犯罪“网鹰”行动,取得积极成效,赢得国际社会理解与支持。
原标题:《立法与执法并重,保护创新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