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一指禅”,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凝聚五代人积淀和传承的中医金字招牌。自创立以来,历经百年演变,开辟出现代中医发展特色师承之路。
“丁氏一指禅”流派起源
回顾数千年的中医学发展历程,不同流派间的学术争鸣与交融,是中医学术不断发展创新的源泉。
“一指禅推拿”意即操作者以一拇指的指力,并运用技巧,达到治病之目的。丁氏相传“一指禅推拿”术,应为“双禅”,要求双手拇指能同时操作。“一指禅推拿”术,为丁凤山所创。丁凤山系清道光年间,扬州府人士,幼受家学薰陶,酷爱武术,并随父丁富山习医数载。相传河南李鉴泉君客居扬州,献武送医。李鉴泉精通“一指定禅功”(疑即点穴功,或世人所称“指针法”),授艺于丁凤山,经多年临床实践后,丁凤山力劈众议,独开新境,创“一指禅推拿”术,著有《一指定禅》(抄本)一书,流传于弟子间。丁氏家承世业,数代相传,江、浙一带影响颇深。丁凤山后裔丁海山,约于年在扬州首次成立推拿学术研究会,并自任理事长。门子丁鸣山至苏州开业;丁树山赴上海行医授技。上海中医学院教授朱春霆老先生及丁季峰老先生均系丁族嫡传。
上世纪50年代初,医院创立中医科,医院大力引进本地区名中医及知名药工,一大批社会名老中医被聘请来院,如任继然、朱复林、丁鸿山等,名誉大江南北,曾为整个大扬州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老中医丁鸿山多次应邀赴安徽、湖北等地会诊、讲学。丁鸿山老先生乃丁海山之后,行医五十载,对“一指禅推拿”有较深造诣,在前辈授业之基础上,刻意创新,又独创了“一手三穴”之小儿专用手法及别具一格之“单凤朝阳”、“狮子盘球”等手法,验之余灵床,颇有疗效。现如今,“一指禅推拿”掌门人是丁凤山先生第四代传人,来自医院中医推拿科的丁开云主任。他历任江苏省中华医学会推拿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名誉副主任委员、医院院疼痛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
图为丁开云主任带领大家练习八段锦
丁主任年开始跟随父亲—江苏省名老中医丁鸿山先生学习“一指禅推拿”,从事中医推拿工作40余年。专研于禅学思想在推拿临床中的应用,尤擅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神经瘫痪等顽症、重症。对传统养生功法,融入了现代医学理论新的注解,精确指导患者养生康复,及大众修炼“治未病”。年编著并由国家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一指禅推拿真传》,这本书全面阐述了古老的一指禅推拿医学思想内核,并给了新的注解,为近现代有关丁氏“山”字门一指禅推拿第一部专著。
今天的主人公,便是跟随丁开云主任学习技法的“一指禅推拿”第五代传人,来自医院中医推拿科丁未洋医生。
图为丁未洋为患者推拿
丁未洋,硕士研究生,美国运动医学会会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扬大医学院临床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运动健康科学系,医院麻省总院心脏康复中心、医院运动医学部实习进修。留洋深造
一提起中医,大家的第一印象或许都是大把胡须、气定神闲的模样。作为医院院中医馆年轻的坐诊医生之一,丁未洋改变了人们的印象。
要说真正把丁未洋带入学医这一行的人,是他的叔叔丁开云。年开始,丁未洋就开始跟丁开云学习,一旦有空就经常去丁开云的办公室。从练功、推决明子袋开始,一步步系统了解“一指禅推拿术”,丁主任鼓励小丁要多学习,全面发展。在跟着丁开云主任学习工作的过程中,他提升了自己,磨练了性格,不仅习得了医术,更学习到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态度。丁未洋说,很多和患者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都是从叔叔丁开云那里学习来的,这就是中医传承延续的一个体现。年,美国麻省大学来扬交流访问,队伍中的JohnRegan教授一直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在当地一直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来到我院寻求治疗后,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会英文的丁未洋。在小丁几个疗程悉心治疗下,JohnRegan教授的病情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交流访问结束后,还邀请丁未洋去麻省大学波士顿学院留学深造。年,怀揣着从医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丁未洋踏上了求学之路,来到了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运动健康科学系。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除了因为他本身工作内容是和运动医疗康复有关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丁未洋想学习怎样运用科学方法实现医体融合。图为丁未洋参与波士顿马拉松运动员保障任务
亚特兰大奥运会美国队医疗总负责人(中间)、医院运动医学部负责人(左侧)
在国外,他惊喜地发现中医作为全世界自然疗法的一部分,西方医学院也在介绍。他主修的《运动生理学》前言里,介绍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古老的医疗养生知识,其中中国的《黄帝内经》、八段锦、太极拳、导引术都列列在目。学校里,康复中心医务人员会教病人打太极拳,中医针灸项目也进了美国医疗保障系统,所有的这一切极大的增强了他的文化自信。留洋期间,凭借优异的成绩,丁未洋获得年度最佳助教。丁开云评价
“上臂往外甩,前臂旋转,身体重心往下压,揉的节奏一定要和患者的呼吸保持一致,注意上臂、前臂和腕关节要充分配合,才能如行云流水般,患者的舒适度也会是最好的……”笔者去荷花池中医馆找丁未洋的时候,他正在给为患者调理身体,他说,一名优秀的推拿师或医者,需要不断提升自我水平,不断去守正创新。要了解中医康复、四时养生、保健调理等效果,以达到为患者治疗的效果。除了日常的中医推拿门诊外,丁未洋现在每周还参与MDT肥胖门诊,主要负责针对肥胖患者运动危险的评估工作。他说,最近冬奥运正如火如荼的举行,我们会听到创纪录、拿金牌、破极限之类的好消息;可我们在平常也会听到猝死、受伤、犯病之类的坏消息。虽然这些好消息和坏消息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大多数人是处于中间状态,也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群体,如果按照指南来决定每天运动量多少是不科学的。本身有潜在疾病的人,不科学的锻炼容易出现心律、血压下降,甚至猝死,所以运动危险评估必须要有。丁未洋摒弃了复杂的评估方式,采用最简单的六分钟步行测试(6MWT),让患者采用步行运动的方式,测试其在6分钟内承受的最快速度行走距离。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如果不能早诊断早治疗,将给患者健康带来很大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了解患者心肺功能,了解心力衰竭程度,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可以让评估更加简单,患者依从性更高,工作效率也就更高。
在中医师承传统被日渐遗忘的当下,丁氏中医人用自己的坚守和传承向世人证明中医文化的博大久远,为中医文化的发展与壮大注入新的活力。(学友)
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