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后,科研人员从不同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新的成果。本期对话,邀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资源绿色核算与国家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监测与评估首席科学家王兵研究员,就“绿水青山”的价值化问题,谈谈他们的研究成果,希望进一步丰富广大读者对“两山论”的理解和认识。
冯小军:王兵研究员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采访。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而要把它落到实处无疑要面对“金山银山”的价值化问题。我知道,森林草地资本化是您和您的团队多年来科研攻关的课题。所以我想请您全方位地为我们《生态文化》杂志的读者介绍您和您的团队所从事的森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课题的文化意义以及研究项目目前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和成效?
王兵:首先,感谢《生态文化》杂志社给我提供这个机会,向读者展示我这些年来科研成果。我从事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监测评估工作已经30多年,我几乎走遍了全球所有的典型森林,经验告诉我,森林可为人类带来比“金钱”更大的福祉。为量化这一“福祉”,我带领我们团队经历20余年形成了中国森林生态连续观测与清查体系(简称“森林生态连清体系”),专注于研究森林为人类带来的是远比我们普通人的理解多得多的生态福祉。
那么,什么是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呢?它是以生态地理区划为单位,以国家现有森林生态站为依托,采用长期定位观测技术和分布式测算方法,定期对同一森林生态系统进行重复的全指标体系观测与清查技术。它可以配合国家森林资源连清,形成国家森林资源综合调查新体系,用以评价一定时期内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在野外观测连清体系中,规定了观测体系布局原则,形成了全球范围内国家尺度台站规模最大的森林生态站网,并对此进行了设施及仪器设备的统一建设,将野外观测指标体系全部形成可测度、可计量、可描述的国家标准,同时用林业行业标准规范数据的采集与传输。最终,将国家森林资源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集成与耦合,提出了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集成了一整套评估公式与模型包,进而构建了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
森林生态连清体系的提出,充分考虑了森林生态状况的监测与森林资源监测的耦合,将森林资源清查、生态参数观测调查、指标体系和价值评估方法集于一套框架中,即通过合理布局来实现评估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特征的代表性,又通过标准体系来规范观测、分析、测算评估等各阶段工作。该体系为清晰核算绿水青山价值多少金山银山提供技术依据,并且在国家尺度、省级及以下尺度等层面得到广泛应用,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工作推进了一大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总体来说,它是用数据说话,向国家和人民报账,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绿水青山”到底值多少“金山银山”。
冯小军:如今全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家喻户晓,可以说到了尽人皆知的程度。可是我感觉普通老百姓对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资源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理解上。大多数社会成员只知道植树造林的好处,希望城乡增加绿化面积、森林生产更多木材、减少沙尘暴和雾霾等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而过去评价森林资源大多强调的是森林面积扩大了多少、蓄积量增加了多少等,缺乏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评价。那么,请您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谈谈您研究课题的具体内容,这些研究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王兵:好的,首先让我们从国内外生态文明评价制度的发展趋势开始吧。在我们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下如何精准量化绿水青山生态建设的成效,如何科学评估金山银山生态产品的价值,我认为这是践行习总书记“两山”理论的重要举措和当务之急。在生态文明到来之前,我们这些生态学家往往局限于写写文章呼吁社会。拿我们林业科学研究院来说,我们既不像造林学科的专家那样告诉人们怎样种树,也不像森林保护科学家那样指导人们怎样把树上的病虫害治好。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后我们生态学家才有了用武之地。因为开展生态文明评价制度研究给了我们机会,所以现在我的研究方向就是精准量化绿水青山生态建设的成效,科学评估金山银山的生态产品价值。
那么,我们如何算清“绿水青山”到底值多少“金山银山”这本账呢?
尽人皆知,森林有着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天然氧吧等生态功能。然而这些认知更多的只是一种感觉,既使有人意识到森林也是一种“资本”,也说不明白它到底含着多大的经济价值。也正因此,当经济发展与森林保护发生冲突时,无论官员还是老百姓大多数情况下仍会选择牺牲森林以获取立竿见影的经济价值。自然资本由自然资源及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所构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利益,包括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实质上,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了几乎所有的生态福祉要素,是地球上最大的绿色水库、绿色碳库、绿色基因库和净化环境氧吧库。
森林生态价值是以货币形式评价森林生态效益、衡量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简单说就是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价值;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主要包括森林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是指采用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数据、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的实物量与价值量的评估。因此,只有森林发挥其本身的生态服务功能,就能转化成一座“金库”。
那么,绿水青山要转化成金山银山在市场上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呢?具体来说,森林生态价值量货币化、市场化,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通过政府采购,体现在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偿。二是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使森林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得到货币化体现。三是森林康养产业。就是把森林产品传递给社会大众,让社会大众通过森林康养得到健康,得到快乐,得到幸福,体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四是森林生态产品的迁地享受。森林不仅直接为人类提供木材及其它有形的林产品和副产品,更主要的是服务功能。如此一来,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就能把“绿水青山”换算成“金山银山”。
因此,对于核算“绿水青山”价值多少“金山银山”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评估而评估,我们也是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森林资源价值的多元性,这对于增进人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维度的,发展也是多维度的,它不仅包括能够满足人民物质的需要,也包括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
冯小军:我们周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大森林里去度假,能够到大自然中去放松身心已经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表现。现在国家公园和康养事业等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拥护,请您谈谈这方面与您从事研究工作的联系。
王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康养产业推进到国家战略层面,有助于提高社会和市场的认同度。其实在“十二五”以来,尤其是年以后我国出台了一些有关养老、健康等服务业的指导性文件,意味着国家康养产业顶层设计的形成,为康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和引导方向。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工作和环境压力,人们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