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
林业(全日制/非全日制)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土壤学、植物学)
④90-森林生态学
复试科目:森林培育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林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②植物学
学制年,元/学年·生
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
考试题型及比例:(卷面成绩分,《土壤学》和《植物学》各75分)
1、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2、名词解释∶约20%,简答题∶约40%,论述题∶约40%
参考书目:
1.《植物学》(第版),马炜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土壤学》,孙向阳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90森林生态学
考试内容比例:(卷面成绩分)
1、主要题型有:概念题、问答题、综合题。
2、概念题:约0%;问答题:约40%;综合题:约0%。
、难易比例:容易题约45%,中等难度题约45%,难题约10%。
参考书目:
李俊清、牛树奎、刘艳红编著,森林生态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年9月。
复试情况
复试方式
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进行。
一志愿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笔试时间:年4月2日(周二)下午14:0-17:0
笔试地点:教学楼D和D教室
面试时间:年4月日(周三)上午8:00开始
面试地点:力行楼(第二实验楼)2-南-21室
候考地点:力行楼(第二实验楼)4-南-报告厅
复试内容
第一阶段:
复试包含笔试和面试(外语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等方面)两部分。
1.笔试(满分分,时间为小时)
笔试科目为招生专业目录中指定科目,测试重点考查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论述分析问题能力。报考旅游管理硕士专业考生,笔试科目中含有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内容。
2.面试(满分,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外语能力测试重点考查考生对外语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重点考查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以及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公益劳动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质、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重点考查考生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核方式主要分为抽题作答和提问作答。抽题作答环节尽可能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由考生随机抽取题目,进行口头作答。提问作答环节由复试专家提出问题,考生进行口头作答。应突出分类考核,学术型研究生应重点考察其探究能力和科研潜质,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应重点考察其应用实践能力。
第二阶段:
1.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考核
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考核主要考查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以及对考生过往参加美育、体育及劳动教育情况的过程性考核。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心理素质考察
考核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对考生进行心理素质考察,考察结果作为录取时的参考。
.同等学力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参加复试还须于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笔试)。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每门考试满分分,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任何一门课不及格(不足60分)则不能被录取。
复试成绩及总成绩计算办法
1.复试成绩满分分,复试成绩计算公式:复试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笔试满分分,面试满分分。
2.复试笔试成绩低于60分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复试面试成绩采用去掉最高、最低分的办法计算成绩,面试成绩低于60分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4.总成绩计算时,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均折合为百分制后,按相应的权重相加为总成绩,其中,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总成绩=初试成绩(分)/5×60%+复试成绩(分)/2.5×40%
排名依据考生总成绩确定;考生总成绩相同者,依次依据初试总成绩、业务课一成绩、业务课二成绩确定排名。
调剂
调剂系统开放时间
年4月8日0:00-18:00
调剂生基本条件
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调剂申请。
调入专业范围及第一志愿初试考试科目要求:
复试方式
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进行。
复试时间与安排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笔试时间:年4月11日(周四)上午8:0-11:0
面试时间:年4月11日(周四)下午14:00开始
笔试地点:林业(非全日制-士兵计划),大教室4BC
面试地点:林业(非全日制-士兵计划),力行楼(第二实验楼)2-南-21室
候考地点:林业(非全日制-士兵计划),力行楼(第二实验楼)4-南-报告厅
我为什么考研继续深造的机会:本科阶段的课程通常比较宽泛,而研究生阶段主要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使我们能在某个领域深入下去,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具备进一步的技术开发或学术研究能力。
缓解就业压力:研究生学历已成为许多企业设置的门槛,也是区分岗位的标准。读研仍然是获得更好就业机会、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的好途径。
追求兴趣:有人的本科专业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读研可以在感兴趣的领域深造和发展。
改变命运:有人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攀登更高的台阶,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构建交际圈:高校是学习资源丰富的地方,读研不仅可以在专业领域锻炼自己,还可以扩大人际交往圈,为未来的发展铺路。
考研过程的收获:除了录取通知书,考研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良好心态、态度和习惯也是最大的收获。
总之,选择考研的初心很重要。希望每位考研人都能理性思考,坚持下去,为自己加油!
专业课备考经验考研专业课的复习确实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关于复习专业课的经验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养成预习的习惯:在正式阅读教材之前,先预览章节目录,了解内容大致框架。预习不仅帮助建立知识框架,还能提高理解和背诵效率。
逻辑条理背诵:理解知识点后,构建逻辑清晰的记忆程序。将知识点分段、分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明确概念、公式和理论的意义。
重复检查遗忘的知识点:大脑遗忘速度很快,通过重复检查已学知识,确保记忆清晰。每隔一段时间回顾已学内容,加深印象。
利用历年真题:真题不仅是题目,更是复习的重要工具。分析历年考试题型、占分比,总结常考知识点,检测自己的复习水平。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适当休息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不要过度劳累,合理分配学习和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