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税务报」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就“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举行发布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积极探索建立林草碳汇减排交易平台,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林草碳汇减排行动,助力重点区域、大型活动组织者、自愿减排企业、社会公众等利用林草碳汇实现碳中和,逐步完善林草碳汇多元化、市场化价值实现机制。
黑龙江省打造首个林业碳汇项目示范基地,丽水市出台浙江省首个林业碳汇金融业务操作指引,威海市商业银行办理山东省首笔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近期,各地纷纷加快林业碳汇发展步伐,推进林业碳汇相关项目建设,一时间让“碳汇”这个词再次热了起来。
所谓碳汇,通俗来讲是指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包括林业碳汇、草原碳汇、海洋碳汇等。其中,林业碳汇是减少二氧化碳行之有效、成本较低的方式,相关数据显示,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大约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因此,发展林业碳汇被认为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林业碳汇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林业碳汇市场交易日趋蓬勃,其中的涉税问题也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