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碳汇交易是在相应的碳市场机制下,部分市场主体碳排放超标,这就需要购买一部分碳汇,用来抵消自己超标的部分,就产生了市场;而拥有森林碳汇资源的一方,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产生了可供交易的碳汇。
林业碳汇最近,也时常会有新闻出现:某某上市公司发布签订碳汇合作协议消息,合作期限一般为30年。合同约定上市公司有权获得约定比例的林业碳汇资产或碳汇收益权。并负责按合同约定比例分配林业碳汇资产。
购买碳汇,已成为很多公司实现企业“碳中和”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仅仅福建省累计成交林业碳汇.8万吨,成交金额.86万元,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居全国前列。
业内人士指出,在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当下,林业碳汇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CCER还没有重启,林业碳汇没有办法在全国碳市场交易。目前交易成功的多数在试点省份。
据新华国智研究院向业内人士求证:因为国内CCER没有重启,就没有对标价格。通常这些做法只能是双方约定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或者上市公司先付出一部分前期费用给碳汇产权方,等待CCER重启后再进行交易,存在一定对赌风险。上市公司目前这么做,多数是为了在资本市场上博得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