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探索新型林业碳汇经营管理模式是我国碳汇建
TUhjnbcbe - 2025/2/21 19:04:00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6月1日电(记者高志民)南京林业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共同发布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以下简称绿皮书)指出,面对多变的环境气候挑战、迫近的净零排放目标,传统的造林营林模式、停滞不前的监测管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我国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如何从旧有形式中探索形成能突破当下掣肘的新型林业碳汇经营管理模式是我国在碳汇建设方面的当务之急。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以此维护综合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环境资源发展的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通过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确保划定范围,能使我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和核心景观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等核心区域得到很好的保护。对地质灾害容易发生的地区应当加大治理力度,推进自然资源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

《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要求对生态环境要素进行综合治理、综合管控、分类实施。生态安全屏障是防止自然资源被破坏的第一道防线,应不断加强对重点功能区的规划和管理,以生态补偿机制为基本抓手,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绿皮书指出,目前,在我国全力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过程当中,暴露出一系列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相关问题,如森林碳汇价值化渠道缺失阻碍碳汇造林营林工作进程、传统造林方式严重干扰土壤使森林反成碳源、忽视森林经营性碳汇功能制约新造林行使碳汇职能、缺乏明确的碳汇计量基线情景标准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难以量化等。面对上述情景,我们需要加强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并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制定区域碳汇交易市场森林碳汇准入机制并完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体系、建立地方林业部门常态化培训制度并树立全生态系统固碳意识。在建立碳市场交易体系和搭建碳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的过程中,应及时更新营林主体观念、扩宽碳汇林业融资渠道,并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提高过程监督效用,尽快建立健全碳汇市场,以完善的市场体系在国际市场中争取经营主动权。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索新型林业碳汇经营管理模式是我国碳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