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鹿鼎记》之男色篇(组图)
08版《鹿鼎记》之男色篇(组图)
Time 2015-09-25 17:44:09 情感驿站
恋故事
《鹿鼎记》中的男人有很多种,尘世中几乎包括了各种类型,这不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武侠剧,现世录中有小桂子和小玄子的兄弟情,小宝和陈近南的父子情,芸芸众生中,他们一起演出了一部悲喜剧,就像看完原著唯一的感觉--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韦小宝--*(听歌)饰
*版韦小宝
对于韦小宝帅不帅的问题,已有人考究过了,结论是--虽不是最帅,但至少绝不丑。原作中对韦小宝的相貌未进行过直接描述,但在一些片段出却透露出一些讯息:韦小宝的眼睛生得灵、又黑又圆(第十四回);鼻子生得好(第五十回)。原著中形容韦小宝神情模样的典型词汇是“贼忒嘻嘻”(频繁出现)。翻遍金庸(blog)的作品,能被以“贼忒嘻嘻”一词形容过的总计也就段誉、欧阳克、杨过、安剑清四人。段誉、杨过、欧阳克三人相貌如何自不必说了。且看安剑清的长相是怎生模样--“袁承志从梁上望下来,安大人的面貌看得更清楚了,见他虽然已过中年,但面目仍很英俊,想来年轻时必是个美貌少年,与安大娘倒是一对璧人。”(《碧血剑》第十四回)瞧来获此形容的,大多都是帅哥啊。
有人说*一脸正气,不适合演韦小宝,想来是《大汉天子》、《新上海滩()》太深入人心了。08版*的招牌表情是--笑,更发展成其迷惑敌人、死里逃生的武器。很难用什么词就能将这个人物的形象给定义了。在妓院里时他是市井之徒、少不了一股无赖流氓味儿;在皇宫中他却可扮太监、当大臣,“已自然而然有股威严气象”(第十三回);在脱下了太监服之后,一穿戴好又是“富豪少年”、“公子哥儿的模样”;在少林寺里,行为举止、说话吐词纯是一副有道高僧模样;在陈近南等眼中,又成了“乖孩子”、“向来就是好孩子”……真可谓是千变万化。所谓流氓之类的词汇,书中角色如此看他,是因为他说话比较没英雄气概,粗鄙、无礼而又显些无赖,反而为其增添了不少可爱。“流氓”到了这个境界,已不是市井混混、痞子之流可与之比拟的了。
倪匡评《鹿鼎记()》时曾写道:“(韦小宝)他的本领,人人皆有,与生俱来,只不过有的人不敢做,不屑做,不会做,不能做,而韦小宝都做了,无所顾忌,不以为错,所以他成功了。”这句话,同样适合*。“只不过有的人不敢演,不屑演,不会演,不能演,而*都演了,无所顾忌,不以为错了。”当然,这些只是“成功”这一结果的基础,过程还需要付出个人最大的努力。*如此,韦小宝亦如此。
友意见箱
康熙帝--钟汉良(听歌)饰
钟汉良版康熙
这个康熙几乎是无争议地被观众所接受了,钟汉良的表演无论从外貌、气质上来看,还是从他对康熙心里与感情的把握来分析,都是无可挑剔的。大到整体,完美;小到细节,细腻。用他那或凌厉或伶俐的眼神、或庄肃或和蔼的表情、或期盼或失望的神态、或欢喜或悲伤的神情,勾勒出了一部完美的康熙成长养成史。在书中,康熙是被当作正面人物来写的,而重点正是他与韦小宝之间的感情(变化)--君臣之义渐长,朋友之情渐消。而这个过程,也是康熙成长的过程、一代明君养成的过程。每个阶段的不同特色,都有着成长的明显划痕。而电视剧里,钟康熙无疑是这一成长的最佳诠释者。以小玄子身份与小桂子的亲密无间,以康熙身份与小宝的隔阂渐显……不同时段的过渡衔上接下,自然无比,而这个过渡后的变化又着实存在。真是奇了。
友意见箱
陈近南--祝延平饰
祝延平版陈近南
若用几个字来形容这版陈近南,私以为“儒侠风范”最为合适。与书中“书生”形象颇有不同,雄姿英发而又不霸,侠气纵横而易近人。--这便是对他最直观的感觉。雨中,天地间,立马江边,豪气显。--“没错,这就是我爹。”(小宝语)
要说陈近南此人,见事极明,却下场极惨(唯一的缺陷:愚忠作祟)。然而无论其所行、所言,“英雄”二字,当之不愧。陈近南其实是极易近人的,其折服人的,也是他的为人丰采,他的不凡也正体现在此处。祝延平带给我们的陈近南,有别于以往白衣装的书生形象,却是儒气四散。“书生气”的符号单弱了,去掉了此层伪装,一侠士英雄的气概与风度便似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这句话到底也只是说他的为人风范,而非他的装扮。
是他影响了小宝,使小宝对义气不再是盲目地崇拜。虽然他的民族大义无法深入小宝之心,但这也丝毫不影响他是韦小宝的精神典范。总结:书中陈近南是用什么折服了书中角色,他的陈近南就是用什么折服了观众。
友意见箱
风际中--景岗山饰
景岗山版风际中(左)
“风雨之中,天地之间。--风际中。”印象中,这句话在原著里好像没有,应该是电视剧自己加的。却让人印象深刻。风际中这人,相当成功,也相当失败。新版塑造的风际中亦如此--优点和缺陷同样明显。说实话,若不是事先已得知此人是叛徒,尽管新版中风际中的台词较原著相应增多了些,我们还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他与“叛徒”联系在一起的。也难怪韦小宝怀疑了天地会中许多人也没想到会是他。其实,在原著中,金老也曾借韦小宝给我们透露了一个讯息--“韦小宝暗暗好笑,心想:‘风大哥向来不爱说话,哪知做起戏来,竟然似模似样。’”(第二十七回)可见风际中在天地会里做戏的本事还是十分高超的。若将他在天地会中的作为都看成是“做戏”的话,新版的风际中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在暴露了自己“间谍”的身份之后,新版风际中的处理就比较潦草了。除了杀死天地会余下几名兄弟表现出了“狠”外,其他的我就看不到了。对于景岗山的表演,我们只能说--他更适合演侠士、革命者。
友意见箱
郑克塽--乔振宇饰
乔振宇版郑克塽
郑克塽这个人物到是简单得很--“漂亮的草包”。对于这一点,九公主看得清楚。在河间府时就已觉出“这位郑公子徒然外表生得好看,却没什么才干。”(第二十七回)以乔振宇的相貌,完全是配得上这个角色的。并且平时还可以卖弄卖弄,扮扮帅。能让阿珂如此死心塌地的人物,长相岂能差得了?虽然这人物除了没才干外,人品还低劣之极。感觉完全是用来衬托没有他帅的韦小宝的。顺便借其表现韦小宝追阿珂的坚韧。可惜了,陈近南如此英雄,却折在这等小人之手。看来一个草包,出生还是不要太好的好。
友意见箱
海老公公--华子饰
华子版海老公
对于是否该把海大富归为男角色,我们曾经犹豫过。不过之后想到,不能因为人家身体残疾就否认他的精彩。这人是极精明、极诡秘、极阴沉也极忠心。虽被韦小宝*瞎了眼,看事情却比谁都明白。韦小宝一直以为自己骗过了他,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从来就被此人玩弄鼓掌之间。若不是靠了鳌拜家抄来的那件背心,小宝哪还有命在?小宝平生遇险,最险莫若此处。--几无还手回口之余地。海大富给他上了很好的一课,而海大富死前与(假)皇太后的对白,在今后也一直影响着小宝。华子的海老公无疑是成功的,无论是那阴森幽凉而又带着点沙哑的腔调,还是所表现出来的阴狠与心机,让人想想都不觉有些害怕。而对顺治的忠诚和完成顺治所托付任务的坚韧与决心,也不禁然感慨--顺治果然有眼力,此人是个好奴才。
友意见箱
鳌拜--徐锦江饰
徐锦江版鳌拜
三版鳌拜。没办法,此人简直生就一副鳌拜相。而唯一按原著走的,就是这一版了。真是精彩,不仅将鳌拜的蛮横自傲,更将其作为臣子对君王畏惧的一面也展现了出来。只是结局很惨,那些希望鳌拜是武功天下无敌的观众恐怕要失望了……
简单分述了几个让我们印象较为深刻的男角,除此之外还有精彩如钟亮的吴应熊、杨念生的徐天川、刘乃艺的玄贞、任保成的施琅、张弓的胡逸之、胡东的多隆、陈之辉的李自成、TEA的刘一舟、桑伟林的赵良栋、刘晓虎的张康年等等,太多太多,不一一列举了。(策划/新浪娱乐电视组执行/暮寻蓝水滨)
友意见箱
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此后不久,新影厂就成立了《奔向2008》(现改名《筑梦2008》)摄制组,计划拍摄一部反映中国人民期盼奥运会、筹备奥运会过程的纪录片。6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故事的发展、人物的成长、中国人民百年梦想实现的过程被将近20万尺的电影胶片所纪录。随着2008年8月8日的日渐临近,这部纪录片也将逐步成形。
拍摄之初,影片取片名为《奔向2008》,意在表达一种追求的过程。后来又更名为《2001+7》。但这个片名不够通俗亲切,也没能贴切反映出影片的内涵。在电影局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摄制组吸取意见,将片名最终确定为《筑梦2008》。
“筑”与“梦”,从动作和目标两个方面表达了这部纪录片的内涵与精神。
“梦”,从大的方面讲,就是中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想;从小的方面讲,这部纪录片中每一个人物,身份背景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各自的梦想和为之倾力奋斗的目标。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无数个小梦想,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中国人民百年奥运梦想的壮美图景,正好体现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口号。
“筑”,则是一个动作,一个奋斗的过程。它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为。它为观众勾画出了一幅众人齐心、构筑梦想的动人场景。当每个人物内心的梦想经过自身努力终于筑成的时候,中国人民的百年奥运大梦想也成为了现实。
“筑梦”的过程历时七年,最终将在北京奥运会圣火点燃的那一刻实现。“筑梦”,相对于2008年奥运会的华彩乐章而言,是情感的叠加,是张力的累积,是不可或缺的段落。
友意见箱
纪录片《筑梦2008》采取多条线索交叉并进的结构,用五个故事编织出一幅关于中国人民准备2008年奥运会过程的图景,展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口号的具体实现,既有宏大的时代特征,又具备丰富鲜活的人物和细节,体现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
故事一
为建设奥运场馆而进行的拆迁行动改变了普通北京居民高大妈一家的生活轨迹,他们和邻居们一起,离开居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怀着忐忑和期盼,开始新地方的新生活。高大妈和儿媳妇都成为了奥运会志愿者,协助奥运会的社区安全保障工作。
搬家之前在老房子里出生的孙女,随着影片的拍摄进程,七年时间,从小小婴儿长大成为已经明白奥运会为何物的小学生。孩子的成长象征着家庭和国家的希望,奥运会的日渐临近,也使得高大妈一家切身感受了七年,也盼望了七年的梦想慢慢变成现实。
故事二
对于建筑领域的人来讲,不管是设计者还是建造者,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看着自己头脑中的构想一步步落实为图纸,再一点点拔地而起,形成流传后世的宏伟建筑。这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从2002年奥组委面向全球征集奥运会主会场设计方案开始,摄制组就跟踪拍摄了“鸟巢”从创意到参加竞标、乃至整个建设过程,见证了科技与人的伟大力量。
故事三
运动员的梦想只属于赛场,也只能在赛场上实现。而在光荣与梦想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领奖台上的荣光总是很短暂,实现梦想的过程漫长曲折,而且布满荆棘。
2002年,几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体操运动员,作为奥运储备*团来到北京,开始统一训练和选拔。摄影机一直关注着她们,从会偷偷哭着想家的小女孩,慢慢长大,咬牙忍着伤痛坚持训练。
残酷的选拔淘汰,镜头里的小运动员从几十个变成十个,从十个变成三个……不是每一个人都足够幸运能够最终站上梦想的舞台,但我们用胶片为她们纪录下了生命中最美好的追梦年华。
友意见箱
故事四
刘翔赢了!这是2004年属于全体中国人的奇迹。
对刘翔的拍摄,早在2004年雅典夺冠之前就已开始。在我们的镜头中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多面体的刘翔——与教练孙海平亦师亦父的相处;与史东鹏亦对手亦朋友的关系;科学训练方法的研究……
2008年,这个寄托了太多人的企盼和梦想的奇迹会延续吗?这大概是奥运会带给中国人的最大悬念之一。
故事五
奥运会的举办工作是一个整体,既在赛场内,更在赛场外。为了保障奥运会赛事的平安顺利进行,后勤保障体系的各个部门——安全保障、环境监测、交通管理、食品安全、气象、志愿者服务等等,都在紧张有序的运转。
我们从中选取了最具视听震撼力和观众吸引力的安全保障部门作为重点故事来表现。英姿飒爽的特警,经过一项项体力、脑力的严格训练,在未来的奥运会举办期间,与可能出现的恐怖分子斗智斗勇,最终保障奥运会的安全顺利进行。
他们的工作在这几年中都与奥运息息相关,但同样也是他们,将会因为工作而很难有机会观看奥运会比赛。平衡这种矛盾的心理动因,就是对奥运的梦想和热情。
《筑梦2008》不仅展现了普通市民、建筑师、运动员、教练、安保人员等各类人群实现各自梦想、筑造中国人共同的奥运梦想的过程,它同时也承载了摄制组全体创作人员的梦想——做一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关于奥运会筹备过程的最好的纪录片。
为此,新影厂和摄制组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历时七年,以每年近两万尺胶片的累加,倾力打造这部《筑梦2008》。影片的拍摄工作已于2007年年底结束,目前正在后期制作阶段,预计2008年6月份,将与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奥运、热爱奥运的观众见面。
《筑梦2008》以其创作时间的长度和连续性达到了历史资料的厚度,并以专业性和独家性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关于2008年奥运会筹备过程的电影胶片素材,制作完成后也将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唯一一部跨越七年时间记录奥运会筹备过程的影片。在拍摄过程中就已经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强烈关注。
《筑梦2008》用七年拍摄时间获得了长度,用丰富的线索和内容获得了广度,用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细节获得了鲜活度,用梦想的主题和构筑梦想的努力付出获得了深度。
友意见箱
【已有0位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