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每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肠癌,安倍和漫威演
TUhjnbcbe - 2020/12/3 11:33:00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www.daqinvip.com

万万没想到,最近会陷入被结肠支配的恐惧。

8月28日,安倍晋三因病辞职,让他连日本首相都推掉的健康问题是溃疡性结肠炎;第二天,43岁《黑豹》主演查德维克·博斯曼被爆离世,结肠癌成罪魁祸首。

结肠,连接直肠和盲肠的一部分,竟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不查不知道,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结肠癌患者每年大约新增37万人,死亡19.1万人。这代表着,大概每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肠癌。

肠癌的危险信号

在被癌细胞侵占之前,人体会尽责地发出预警信号——炎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17岁时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在他执*的大半生,病情反复发作,只能靠着药物维持缓解。一般来说,在正常服药的情况下,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在5年后逐渐停药,达到理论上的临床治愈,三分之二的患者则在这中间复发了。安倍恰恰不幸地成了后者。早在年,就有日本媒体爆出安倍在洗手间吐血。此后,关于日本首相吐血的新闻至少有4次,他的主治医生也由专攻肠炎的日比纪文,换成了肿瘤专家高石官均。这不禁让外界怀疑安倍的肠炎是否已经恶化。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恶化都很常见,不寻常的是,按道理这种疾病在亚洲人群中并不多。起初,它高发于西方欧美国家,近些年,因为生活方式“西式化”等原因,中国、日本等地发病人群逐渐增加。特别被指出的是饮食变化。有专家称,以前亚洲人发病少,是因为靠粗粮为主,而患病率高、连前总统肯尼迪都不能幸免的美国,吃下去大多是高油脂食物。当然,这仅是推论。从致病原因来看,溃疡性结肠炎十分复杂,生活习惯、遗传环境、病*感染等都可能成为导火线。唯一能够明确的是:它多发于20~30岁,与肠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专家指出,患病时间越久,肠炎的癌变几率越高。如果反复发作超过15年,约有7.5%的患者会发生癌变,超过25年后,这一数字则上升到15%。安倍作为老病号,治疗时间长达48年,不管癌变传言是真是假,都逃不过一场硬仗。

年轻化的肠癌

“43岁的《黑豹》主演离世”消息传来时,还披露了一些细节:他在年已经确诊为结肠癌,当时是Ⅲ期,后来发展到Ⅳ期。从时间上推测,他真正患癌的年龄还不到40岁。这再次印证了一个现象:结肠癌在年轻化!普遍意义上认为,65~74岁是结肠癌的高发年龄段。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种认识正逐渐被打破。很明显的是,美国55岁以下的肠癌患者按照每年2%的速率激增,从年—年,不到5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增加超过50%。“老年病”回春趋势已然形成,那么一旦患上癌症,就真的无解吗?从查德维克·博斯曼的Ⅲ期确诊经历来看,他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现代医学,一般讲5年生存率。这本质上是个概率问题。比如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也就是个患者,大概率有90个以上可以存活5年,但不限于5年。毕竟,5年考察期后,肿瘤转移的几率非常低了。对于肠癌来说,Ⅰ期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Ⅳ期却不到8%。于是,早发现、早治疗是必须的。

要命的“拖延症”

早发现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一是有早筛查的意识;二是具备早筛查的能力。结肠癌爆发大户美国,在这一点上做到了“优秀”。美国结肠癌的平均5年生存率为64%,如果发现及时还能达到90%,稍晚一点基本上也维持在71%左右。这得益于美国的宣传和举措到位。电视、网络、家庭医生……都会成为国家的宣传手段,50岁左右的人会被推荐做一次结肠镜,排除结肠癌风险。甚至*府部门要特地给适龄人群家庭发信提醒,还将肠镜纳入了医保……美国癌症协会也在不断为公众提供指导,就在年,又更新了筛查建议:结直肠癌的筛查应从45岁就开始。总的来说,早发现不如早预防,把患病风险扼杀在摇篮里。结肠癌,也是我国的五大癌症之一。但大多人被确诊时,通常发现已经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12%。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肠镜筛查尚未全面普及,国民重视程度也不够。网传有肠镜筛查意识的国人不到10%……以及,现代“社畜”的生存现状占稳了一个字——拖。有人晚上拖着不睡,要追求个人时间自由;也有人医院,因为误工和时间成本着实昂贵……而恰恰拖延是慢性疾病疯长的源头。宜早不宜迟。要知道,人对健康的忽视,往往还是自尝恶果。点击这里进行留言

往期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浏览内容)

觉得内容还不错,让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肠癌,安倍和漫威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