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4月浙江湖州暴发了前所未有的*颡鱼病害大流行,业界称为“*颡瘟”。病害在湖州的菱湖镇和东兴镇暴发最为惨烈,同期广西桂平、广东佛山、四川眉山和湖北荆州等水产养殖区也时有发生。该病传染速度快(三至四日便可传染至相邻鱼塘),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只需数日就全*覆灭),让业界人士不寒而栗(养殖户急于售鱼导致鱼价类似白菜价),有的渔民称之“*颡鱼新冠病”。该病与去年此期暴发的鮰鱼暴发性死亡有些类似,但也存在显著差异。
一、流行规律病鱼头部和肛门发红,体表片状脱皮,鳃部红肿,花肝或白肝,鱼油超标发*或发青,体表挂脏,黑胆黑脾肿肾,下颌和腹部多出血,体表分布斑点,有的病鱼并发腹水、烂身、烂嘴,富粘或脱粘等。发病规律为突然停食,爬边或漫游,塘间相互快速传染,病鱼大量偷死池底(有些池塘3~4日全*覆灭),池塘泼洒杀虫或消*剂会加快死亡,许多渔民谈之色变,纷纷廉价紧急卖鱼,造成的损失惨不忍睹。
二、发病原因1放养密度过大造成池底亚缺氧而发病*颡鱼属底栖鱼类,养殖密度超标,鱼类在池底形成挤压应激,鱼群的呼吸作用造成底层水域的亚缺氧,长期亚缺氧会造成*颡鱼体质下降,长此以往*颡鱼会体质下降,给病害暴发埋下安全隐患。
2在消化功能紊乱下强直投喂而发病*颡鱼经过越冬体质虚弱,有的鱼池水质不良,*颡鱼会出现肝胆脾肾综合征,进而鱼油发*或发青等,体质会进一步下降,消化能力也相对减弱,此时养殖户强直投喂,会造成消化不良、脂肪肝或肠道功能的紊乱,严重时引发肠炎继而导致病害流行。
3天气异常及鱼体出现过敏反应而发病初夏天气忽冷忽热,风大风小,水温突变,鱼类会应激发病。初夏阳气偏重,鱼类心火亢进,鱼头发红,鳃丝也会出现红肿症状,此时鱼类过敏反应强烈,受到外部刺激(药物刺激或水质突变)就会出现停食、爬边、漫游和出血等症状而发病。
4病原体趁虚而入形成复合感染而发病*颡鱼突然停食、爬边、漫游和急性死亡及传染,此乃恶性病*感染之症候。*颡鱼体表挂脏分析为霉菌或真菌感染。并发的腹水和肠炎是致病菌感染的表象。
5水域综合*素超标加快了发病速度底质恶化(淤泥发酵恶臭),药残药害(剧*杀虫),水质*素(pH值、亚硝酸盐、氨氮、藻*素等超标)等皆是病害暴发的帮凶。
6机体营养不均衡形成亚健康而发病*颡鱼长期投喂人工颗粒饲料,在饲料营养不均衡(维生素匮乏或脂肪超标),过度促生长(激素促长或催眠促长),水质不良(水质浑臭)等情况下,鱼体会出现肝胆综合征、肥胖症、鳃红体红、黑脾肿肾、身体消瘦等亚健康状态,久而久之*颡鱼就更易发病。
三、预防措施1合理降低养殖密度精养*颡鱼密度过大会形成明显的拥挤应激。*颡鱼底栖生活,鱼群大量集中在池底,池塘的中上层水域没有充分利用,养殖户混养少量花白鲢只能起到表层净化水质的作用,这种生态效应向下扩散力量有限,若要有效降低养殖密度,则应在水体中部搭建栖息平台,分散*颡鱼的生态布局,这样更为科学有效。
2充气增氧兼涌浪混合*颡鱼底栖生活,其对底部溶解氧要求较高,水体分层形成温跃层对*颡鱼危害较大,因为温跃层的出现会导致底层水的恶化,底泥更易发酵变臭,给*颡鱼的生长发育带来危害,病害也容易暴发。充气增氧能有效提升底层溶解氧,涌浪混合能有效打破水体温跃层,阻止水体分层现象的发生,这对*颡鱼养殖很有益处。
3控料呵护肠道健康*颡鱼为杂食性鱼类,养殖过程要做好控料管理工作,科学控料(投喂*颡鱼专用饲料,根据天气、水质、体质、水温等设置日饵率等)能有效呵护肠道健康。实行七成饱投喂技术,选择易消化的专用配合饲料,不仅能有效保持*颡鱼最佳食欲,而且可有效阻止肠胃炎的发生。肠胃道健康了,*颡鱼新陈代谢就旺盛,病害也难以暴发。
4针对性抑杀病原体*颡鱼属无鳞鱼类,对药物比较敏感,养殖过程应谨慎使用刺激性药品,定期杀菌消*可选用10%聚维酮碘溶液+五*抗*液混合泼洒(对G+和G-菌效果好),或加味五倍子散+水杨酸混合泼洒(对霉菌和真菌效果好)等。
5抵抗应激加强免疫*颡鱼的胡须触觉发达,体表黏液系统完善,免疫器官比较原始,其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天气突变、转水缺氧、药物刺激等对*颡鱼影响显著。在恶劣天气应及时泼洒抗应激药品;在水质恶化时应及时改水解*;在杀虫消*后要及时对应解*;日常定期保肝护肾保免疫等。
6中草药多维预防保健中草药具有保健体质、促进消化、强化免疫力等诸多功效。给饲料定期科学添加中草药(金银花、板蓝根、地榆、乌梅、大*、穿心莲、*芪等)对该病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四、救治建议此病暴发若能开食则病鱼仍有一线生机。*颡鱼患病多会停食,体内病患是致死的关键,医者有“内病还得内里医”之说,这就给医治带来很大难度,开食不成则治疗无力。
救治首先考虑开食(改良环境,消除应激,对应解*等),其次考虑外泼标本兼治(抗病*,提升免疫力,中药消炎等),再次考虑内服治本和巩固疗效(药剂相互促效,中西结合,疗程要充足等)以防复发。
根据本人多年诊治鱼病的经验,现将自己的救治建议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第一天上午(8~10点)用腐植酸钠片1kg/2亩·米+维生素K3粉g/亩·米混合化水泼洒;*昏(18~19点)干撒粒粒氧g/亩·米。目的为解*、止血、开食和提高水体溶解氧等。
第二天上午(8~10点)亚甲基蓝50g/亩·米+加味五倍子末g/亩·米化水混合泼洒;*昏(18~19点)干撒粒粒氧g/亩·米。目的为安全抑菌消*,主要消除体表和鱼鳃部的病原体和提高池水的氧化还原电位等。
第三天上午(8~10点)百草精华液1kg/2亩·米+*芪多糖g/亩·米混合化水泼洒。目的是提升*颡鱼的免疫力并抑制养殖环境中的恶性病*的繁殖生长。
第四天(同第三天用药)
第五天上午(8~10点)10%聚维酮碘溶液ml/亩·米+五*病*净1kg/2亩·米混合化水泼洒。目的是广谱抗病*杀菌,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
若部分*颡鱼出现摄食现象,则随时采取控料投喂法,并积极内服药剂实施救治。
按5%的日饵率计算,*芪多糖5g/㎏料+10%氟苯尼考5g/㎏料+5%新霉素4g/㎏料+板蓝根末8g/㎏料+维生素c+e粉3g/㎏料,连喂五天。目的为消炎、抗病*、止血和提升免疫力等。
五、注意事项1此病不可选用刺激性药物泼洒救治发病后*颡鱼体质虚弱,过敏应激反应强烈,泼洒刺激性药剂如杀虫药、含氯消*剂、强酸强碱等,就会加快死亡,甚至有全*覆灭的可能。医治此病应先治标后治本,也就是先缓解病征,免疫强体,然后内服治本,最后外消巩固,以防复发,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促进开食和科学内服是救治该病行之有效的方法*颡鱼暴发此病,体内病患是最致命的因素。此病暴发停食异常突然,给内服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故此病防控遵守“预防为主和治疗为辅”的原则。医治此病一定要考虑尽早开食,开食是内服的基础,若彻底绝食那救治工作也已化为泡影。
3消除*颡鱼亚健康是有效预防该病的举措水质不良,底质恶化,营养失衡,生理失调,长期应激等均会引发*颡鱼亚健康。*颡鱼亚健康会引发体质虚弱和免疫力下降,病*及致病菌等病原体才会趁机侵入而发病。
4此病的发生存在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病因积累到一定程度,*颡鱼红鳃、肿鳃、红头、脱皮等就会出现,病鱼过敏反应强烈,当受到天气突变,水温突降,暴食强喂等刺激后便会突然发病,可见,应激和过敏点燃了发病的导火索。
5慢性肠炎也是发病的内在因素之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集约化,肠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鱼类的肠炎类似人类的感冒,是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慢性肠炎会引发肝胆病患,也会消弱免疫力,还能引起诸多并发症,故控料投喂,呵护肠功能,防控肠炎等,也是抑制该病暴发的手段之一。
6实施池塘隔离措施防止病患流行传播对发病的池塘进行养殖隔离,禁止池水外排,实施隔离消*措施,对死鱼进行无公害处理,对工具实行彻底消*和曝晒等,以防病患横向和纵向传播。
今春“*颡瘟”的暴发原因较多,饱食造成肠道亚健康,促生长引发肥胖综合征,气候多变产生水温突变应激,盲目用药形成药残药害,水质恶化出现水体*素增多,营养不均衡致使免疫力降低等。要彻底预防和根除“*颡瘟”,从根本上讲还得从环保入手,因地制宜,优化布局,转型升级等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走立体混养,种养结合,自动排污,资源循环,生态发展之路,是杜绝该病发生的上策。
原创声明本文版权属于科学养鱼杂志社
作者:陕西省大荔县水产工作站张忙友
投稿与新闻线索提供,请联系
更多新闻★水产科技工作者注意啦!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等你申报
★腹水病频发,养殖户如何做好*颡鱼的病害防治工作?
★投喂对于养鱼来说很重要,怎样才是合理投喂呢?先从这几点来做起
★注意!年5月份各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华北华东华南)
★4月27日最新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
重要提醒:近期有作者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假冒科学养鱼投稿网站,投稿后不仅没有下文,更有的被骗取版面费等,本刊投稿网址为:kxyy.fish.cn,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和审稿费,稿件一经录用,即付稿酬!敬请选择正确网站投稿!
公告科学养鱼致力于普及养殖技术与养殖信息分享,为中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渔民增收助力,有意愿入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