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进入了高发期
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曾参加省卫生厅举办的中医妇科晋级提高班学习一年。荣获宁波市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浙江省农村基层卫生先进工作者、宁波市人民满意医务工作者、奉化市十佳白衣战士等荣誉称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擅长治疗胃炎、胆囊炎、结肠炎、头晕失眠;对肺癌、胃癌、肠癌及妇科肿瘤术后康复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善于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等疾病;对小儿增高、小儿早熟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坐诊地点:广德堂中医门诊
坐诊时间:周三下午、周六下午、周日下午
-
夏季脾胃病高发“中医理论中将一年分五季,分别为春、夏、长夏、秋、冬对应五脏。公历的七八月份正应长夏之季,也正好是三伏天。中医认为长夏属土,脾胃主令。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磨化腐熟,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并将精微物质输布全身,产生的糟粕由肠道排出。”孙前林医生表示:脾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喜燥恶湿。刚好长夏季节湿气较重,同气相昭,外界的暑湿之气、雨水就会阻碍脾胃的运化,导致脾胃运化失调,气机阻滞,水液代谢失调,就容易出现不想吃饭、恶心、呕吐、胃胀、腹泻、疲劳等脾胃问题。另外,夏季气候炎热、潮湿,食物中的各种细菌生长繁殖很快,常温放置的熟食很容易变质被细菌污染,即使放在冰箱里,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再加上老人、小孩体质较虚弱往往会因饮食卫生上的不当,而导致引发不同的脾胃疾病。脾胃病的表现孙前林医生指出:不是所有的脾胃病都是在夏季高发。如比较常见的、容易感到不适的感染性、消化性疾病就容易在夏季发生,而溃疡病这一类却是在冬春发生的比较多。
夏季脾胃病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的程度包括:剧痛、隐痛、刺痛、绞痛、持续痛、间断痛等。
◆恶心呕吐:常见症状,特别是恶心。
◆胃胀、腹胀:腹部感觉撑胀、难受,有的描述自拍砰砰响,轻点的说闷,吃了东西如有物梗。这症状也常见,特别是中老年,胃肠功能减退最易出现(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
◆烧心、吐酸:感觉心口热、灼热,有的伴有反酸、吐酸水。
◆食欲改变:不知味,不想吃。
◆口味变化:口淡无味,或口苦(胆汁返流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症),或口酸。
◆打嗝嗳气:多与情绪有关,或者因吵架、压力过大等导致的胃病患者容易有此症状。
◆大便异常:稀软便,大便干结(最干如羊屎),次数多,次数少,脓血便,便秘,水样便等等。
注:其他还有胸闷、后背痛(后心痛)、吞咽不适、面色改变、舌质舌苔变化(舌苔厚、色*、舌边有齿痕)、体倦乏力、头昏沉、睡眠差等。
老人和小孩是重点预防对象孙前林医生表示:“脾为后天之本”,老人年纪越来越大,体质也逐渐衰弱,就容易脾胃虚弱,发生气虚、阳虚等,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再加上夏季天气热,人就容易贪凉,喜欢吃生冷的食物,就很容易损伤阳气,出现胃寒等寒性疾病。而小孩为“稚阴稚阳”之体,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还没发育完全,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更易受外界食物的影响。更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少喝冷饮。另外,天热的时候怕小孩子中暑,可能就穿的比较少,热了出汗、吹风,就容易感受风寒、暑湿之邪。CHAYINTUIJIAN茶饮推荐*芪山药茶
*芪,山药,陈皮。
将诸药置砂锅中,加水适量,煎沸20分钟,滤渣取汁。
代茶温饮,每日1剂,药渣可再煎服用。
补脾益气。适用于慢性胃炎。症见胃脘不适,气短懒言,面色晄白,饮食减少,或食后腹胀,舌淡,脉细。
*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有补气固表、利尿脱*、排脓、敛疮生肌等作用。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等作用。陈皮味苦、辛。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作用;常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诸药合用,共奏补脾益气之功。
虹德医疗·新城中医会馆/海曙国医馆/广德堂中医门诊均有单味药材成本价选购,也可咨询专家进行量身定制,打造一款属于你的夏日茶饮,具体详情可咨询各馆导医台:新城中医会馆:-/海曙国医馆:-/广德堂中医门诊:-。夏季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保证饮食规律如果出现胃肠不适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切忌胡乱医院找医师检查治疗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患有胃病的人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