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得了癌症就是无药可治了,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尤其是对于发病率很高的肺癌来说,如果能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Ⅰ期的时候就及时手术治疗,那么有很高的几率是可以根治的!但是,也有一些患者会在手术后出现复发,怎么能够预防复发呢?建议大家做好以下几件事:
1.放松心情
很多人得了肺癌之后,并不是因为疾病病情太严重而导致身体状态恶化的,而是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精神极度的恐惧、紧张,导致身体受到精神的影响,而出现病情急剧恶化。
所以,对于早期肺癌来说,一定要放宽心,因为早期肺癌是有很大的几率是可以根治的。所谓根治,就是肺癌细胞被完全切除了,身体和没有得肺癌的人基本一样了!
所以,肺癌手术后患者一定要放宽心。
2.养成良好习惯
我们说,肺癌患者要放宽心,但并不是说让肺癌患者做完手术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可以继续过抽烟喝酒的日子了。
由于已经得过肺癌了,所以即便是切除的很干净,如果不注意戒烟戒酒,还是有更大的可能以新的肺癌或者别的恶性肿瘤的。
所以肺癌手术后,一定要记住教训,要戒烟戒酒,少吃油腻食物,少吃腌制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尽量少熬夜!
3.遵医嘱定期复查
除了要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之外,还要遵医嘱进行定期的复查。因为定期复查,才有可能及时发现癌症复发的迹象,可以及早治疗,从而对癌症做到较好的控制,防止病情迅速恶化,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不要觉得做了手术就万事大吉,不管不顾,也不再去复查了。
4.遵医嘱适当术后治疗
一定要遵医嘱,因为有的患者由于分期,或者癌症所处位置等的不同,还需要进行术前放化疗,以及术后辅助放化疗,以巩固疗效,尽量的杀灭癌细胞,防止癌症复发。
所以该不该做手术后的继续抗癌治疗,以及如何进行手术后的抗癌治疗,都要遵医嘱。
千万不要自己觉得做完手术了,身体感觉好了,就不按照医嘱治疗,擅自停药、减药。
只有规范的、遵医嘱进行后期巩固治疗,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杀灭其他癌细胞,防止疾病再次来袭。
5.注意远离空气污染
由于肺癌和空气污染具有很亲密的关系,所以肺癌术后不仅要戒烟,还要避免接触二手烟,雾霾天气使用空气净化器或者佩戴防雾霾口罩,做饭的时候开启油烟机,保持空气流通,佩戴防雾霾口罩。
这样尽量避开不良的环境,否则吸入的有害物质多,肺部功能继续下降,同样会让癌细胞继续出现。
总之,既不要觉得得了肺癌就是不治之症,就是很快就会死亡,也不要觉得做了手术治疗后就万事大吉,一定要做好上述5点,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炎症性肠病(IBD),特指引起肠道整体或部分出现炎症反应(如粘膜充血、水肿等)的一类疾病,包括两种具体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种肠炎可不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拉肚子或者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的,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下面一起来认识一下。
小林3个月前出现腹泻,每天3-4次,起初以为是经常熬夜、爱吃大排档惹的胃肠炎,但多次口服抗菌素和*连素等止泻药仍不见好转,直到出现大便鲜血使小林紧张了。经确诊小林得的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种。这种肠炎可不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拉肚子或者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的,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下面一起来认识一下。
认识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特指引起肠道整体或部分出现炎症反应(如粘膜充血、水肿等)的一类疾病,包括两种具体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该病最高发的年龄是30到40岁,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反复腹泻、便血,在中国病例以轻度、中度最为多见,治疗预后好,用药不复杂。治疗以调节免疫反应、抑制炎症为主要原则,并可配合局部用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大多数病人的症状均可消失。
经典病例分享:
王某,男,38岁,63kg,年3月25日来就诊。
检查:便中带血,小腹下坠感,里急后重,体温37.5度。
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1)勒马回6ml+点舌丸7丸直肠给药,一天两次;
(2)点舌丸口服3丸,每天三次;
(3)静滴左氧氟沙星,一天一次。
疗效:(1)3天便中带血消失,下坠感减轻;
(2)20天临床症状消失,基本痊愈。
至于克罗恩病,它是以腹泻、腹痛和体重下降为主要症状,多数人的治疗需用到免疫抑制剂和激素,即使在病情缓解时仍需要用免疫抑制剂来维持。规范、持续地治疗是可以降低发作的频率,从而降低因反复发作而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几率,如肠梗阻、脓肿、瘘管等。
若有慢性腹泻伴便血的朋友,尤其是年轻人经久不愈者应多一根“炎症性肠病”弦,最好要检查明确不要太轻视,总是觉得没事儿,过几天就能好,往往这种忽视和大意会延误治疗。
令人吃惊的是,年,在中山市进行了一次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已达到万分之三,且年轻人多见。
遗憾的是,炎症性肠病目前还无法断根且易复发,其发病机理至今不是非常明确,目前认为这种病有遗传易感性,在不明原因的作用下导致免疫失调,最终导致肠道出现一系列的炎症病变,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无法治愈。
可喜的是,炎症性肠病虽然无法根治,但规范治疗后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过正常的生活,前提是配合医生的治疗,尤其不可忽视在非发病期的维持治疗。
治疗的关键是重视维持治疗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是漫长的、持续终生的。患者是否积极配合治疗,直接决定了治疗的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常规的治疗在内科,当出现并发症如肠梗阻、腹腔脓肿时就需要开刀干预。可是外科的治疗并不能解除病患,对于炎症性肠病来说,病灶切除后的复发率仍很高,外科治疗后仍需转回内科继续积极治疗。
在非发病期,仍应当坚持用药和随诊,这被称作“维持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复发的频率。但由于病人以年轻人居多,因工作忙碌等原因,许多人“好了伤疤忘了痛”,症状一消失就自行停药了。结果,过不了多久,腹泻、便血症状可能便会再次出现。
欢迎更多的小伙伴
提示:点击上方"吴勇工作站"↑可预约挂号
以往的炎症性肠病多见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被认为是很少见的,但近二十年来在中国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炎症性肠病由于病因尚未明确,症状与普通肠炎很像,患者个体表现差异较大,缺乏特异性的临床检测手段,误诊误治的现象较多。
高发于年轻人
炎症性肠病高发于年轻人,在儿童期就开始起病的病例已越来越多见,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根据我国统计资料,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高峰年龄是35-45岁,克罗恩病的发病高峰年龄是25-35岁。前者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后者表现呈多样化,通常包括消化道表现、全身性表现、肠外表现及并发症,消化道症状主要是腹泻和腹痛。
尽管与普通腹泻、一般肠炎症状相似,但其实二者不同。溃疡性结肠炎容易有血便,克罗恩病则有慢性腹泻、腹痛、体重下降,这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起病和发展。而急性肠炎有很明确的诱因,急性发作,短期内会好。但是,炎症性肠病病程长,无法治愈,许多病人在拿到诊断书时感觉痛不欲生。
病程长癌变几率高
很多人对该病不太了解,殊不知发作起来很凶险。病程较长,且常反复发作,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可继发严重并发症,瘘管、腹腔脓肿、肠狭窄和梗阻、消化道大出血、急性穿孔,甚至癌变。
炎症性肠病如果侵犯到大肠,范围广泛,且病史长的,癌变风险大大增加。有统计数据显示,炎症性肠病患者经确诊后8-10年,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以每年0.5%-1%的速度递增。因此,炎症性肠病患者,医院就诊随访,治疗方式科学规范,可以大大降低复发的频率,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几率。
医院消化科开展项目1、ERCP系列诊疗技术;
2、ERCP+EST胆总管取石术;
3、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
4、消化道狭窄球囊扩张术;
5、消化道各种支架置入术;
6、无痛胃、肠镜技术;
7、胶囊内镜无痛检查;
8、各种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9、消化道息肉切除术;
10、EMR技术;
11、消化道各种异物取出术;
12、肝脏弹力超声检查技术及消化科其他各种综合诊疗技术;
延伸阅读推荐:
--有哪些饮食因素可促使胃癌的发生?如何预防?
--肠道菌群失调诊断治疗建议
--胃溃疡与胃癌鉴别要点有哪些?
--什么疾病会导致便血?
--注意了,这八类人需做胃镜检查?
--不要小看“便秘”它可是万病之源哦!看懂一图搞清便秘!
--这个中秋,你的“胃”准备好了吗?
--医院消化科祝您中秋节快乐!
--肝硬化患者应该做胃镜吗?
--患有糖尿病该如何做结肠镜肠道准备?
--老师,您辛苦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五种“秋季病”这样防
--科普--不是所有的肠道寄生虫都是坏家伙
--为啥胃食管反流病爱找都市人
--口臭根源也许在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