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坏死性肠炎在养殖发病率呈逐步增加趋势,治疗难度和费用越来越大,根据行业权威部门统计,在对家禽造成危害的细菌类疾病中已排在首位。即使在集约化养殖场中坏死性肠炎的控制问题也已日益凸显,因此加强对肠道健全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肠道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A型或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本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两端粗大钝圆,无鞭毛,不能运动,能产生荚膜;在厌氧条件下能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形成大而圆的菌落,并有β溶血。其产生的*素,如α、β*素是直接的致病因素。该病原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肉鸡、蛋鸡均可发生,尤以散养、放养鸡和育雏和育成阶段的笼养鸡多发;肉用仔鸡发病多见2~8周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多发。该病的发生多有明显的诱因,如鸡群密度大,鸡群可接触粪便;料槽和水槽卫生条件太差,料槽有饲料板结;在全价日粮中含有劣质的动物性蛋白;鸡群有球虫病的发生等等等均会诱发本病。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感染2周-6月龄的鸡,以2-5周龄的地面平养肉鸡多发,3-6月龄的蛋鸡也可感染发生。正常鸡群的发病率为1.3%-7%不等,多为散发。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发病,带菌鸡、病鸡及发病耐过的鸡为重要传染源,被污染的饲料、垫料及器具对本病的传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坏死性肠炎有怎样的症状?
病变主要在小肠,尤其是空肠和回肠部分;小肠显著肿粗至正常的2~3倍,扩张、充满气体;肠壁充血、出血或因附着*褐色伪膜而肥厚、脆弱。剥去伪膜可见肠粘膜有卡他性炎到坏死性炎的各种变化;肠内容物少而呈白色、*白色或灰白色,有的病例成血色或黑红色并有恶臭。早期感染病例只能见到回肠、直肠段肠粘膜有米粒大小、似痱子状坏死灶,这类鸡主要怕表现为水泻。
有哪些原因能引起坏死性肠炎?
1、球虫:球虫感染造成鸡肠道黏膜损伤引起产气荚膜杆菌的快速繁殖和*素产生,进而诱发坏死性肠炎;
2、饲料: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肉食厌氧菌”,自身无法合成大多数的氨基酸,只能通过产生大量的水解酶快速分解组织来获得自身所需物质。如果使用小麦等,会增加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因为这些饲料非淀粉多糖成分较多,在肠道内粘稠度高,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形成缺氧的环境,有利于形成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3、霉菌*素:饲料中霉菌*素慢性蓄积引起的免疫抑制,以及肠道粘膜损伤,更容易诱发坏死性肠炎。预防霉菌*素可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霉长健
吸附霉菌、中和*素,减少霉菌*素引起的雏鸡采食量减少,幼小公鸡鸡冠发育过度、蛋鸡产蛋率下降等现象,修复肠道、缓解免疫抑制,替代抗生素,防制细菌性疾病。脱*、调肠道、解抑制多种作用。
该从哪些方面预防?
网上或地面平养时,需控制饲养密度,及时的清理粪便和更换垫料,并注意防止球虫病的发生;注意料槽和水槽卫生,如果水槽有漏水现象,注意及时维修;不使用腐败、变质的动物性饲料和毛皮下脚料作为饲料原料;保证饲料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C的供应,以满足肠粘膜的自我更新和修复需要;鸡群感染疾病时,及时的改善饲养条件的不足,并使用敏感的药物喂服,以控制病情。做好球虫的预防:艾美尔球虫是诱发机坏死性肠炎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要做好球虫的预防工作,蛋鸡开产前使用2-3次预防球虫的药物(全球清)技术
-
-